首 页 > 名家风采

钟肇鹏:儒学就是人学
来源: | 2012-08-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2957

□:在儒家看来,德行要比才干重要,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的第一标准。

 

■:的确是这样。人的才能越大,越需要重视他的道德。因为一个人的本领越大,他若去走歪门邪道,那么他干的坏事对社会的危害就会越大。所以必须要强调人的道德,尤其是有才之人的道德。孔子之学,首先重视的就是人的道德,道德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有了“德”,“才”便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说儒学就是人学,归根结底就是去教人如何做人。孔子之学,德行为先。要是满口仁义道德,但所作所为干的是坏事,那么这个人就是小人。一个人,既有德又有才,这个人方能算是一个完善的人。

 

□:儒家强调道德教化,用什么方式或办法来进行?

 

■:儒家除了重视道德之外,还非常重视加强人的教育。若要让一个人有道德,必须要在教育上下功夫。为什么我们要去读书?就是要我们通过接受教育来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增强我们的理论和才能。人本身具有很大的潜能,但必须要去开发,不然就会被埋没。所以,儒家非常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

 

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也非常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视社会对人的教化作用。教育,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礼记》中就提出,要化民成俗。《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例如我们今天的贪污腐化,这些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行为,所以要严惩,使坏人有所畏惧。但有些人依旧我行我素,置法律严惩于不顾,甚至好些人根本就不害怕对他们的惩罚。古人也认为对于有些人要用重刑,要严惩,使其有所畏惧,从而使正气可以伸张。改变社会风气,除了刑法,还是要依靠儒家的社会教化。儒家的教育,对于社会正气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钟先生提到了教育。我们发现,在今天的教育体制内,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大陆在近几年又流行起了“读经热”、“国学热”。对于这些文化现象,您如何看待?

 

■:我的意见是,小学生可以选读一些经典,没必要从头到尾去读。从头到尾去读,一没有时间保证,二好些东西对于现代人,在理解上有困难。不妨去“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中文系、历史系的大学生、研究生,我们可以倡导他们深入去阅读,而对于其他的学生,不妨让他们读一些容易理解的部分。

 

好些孩子去读《三字经》,这是一本蒙学读物,当然不算什么经典。对于《三字经》,主要靠背诵,由于比较押韵,所以容易记忆。我认为“四书”“五经”可以让今天的学生去选读。传统经典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诵读经典值得提倡。但要注重诵读对象的接受能力,以及诵读经典的方式与方法。

 

□:关于儒家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学界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议。那么在您看来,儒家可否被视作宗教呢?

 

■:我不认为儒家学说是宗教。若论渊源,中国历来讲“儒释道三教”,佛教、道教是宗教没问题,但儒家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历来都有争议。对于这个“教”,到底该怎么去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另一点,人们怎么去界定宗教,也是因人而异。前一段时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儒学与宗教的异同》,我从六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结果有三点,儒家符合宗教的标准。

 

我与梁漱溟先生谈过这个问题,他是我们的前辈。我在拜访他时,曾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过他。他说:“儒家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有一个彼岸的世界,而儒家没有。最好不用‘儒教’这个名称,以免误会。”比如,道教有神仙世界,佛教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基督教有天国,伊斯兰教也有一个天国。这些宗教都有一个彼岸世界的存在。宗教有广大的信众,有群众基础,教人为善有益于社会,完全否定宗教是不对的。一般说的“儒教”也是指教化之意,并不是指“宗教”。

 

我跟冯友兰先生也谈过这个问题。冯先生说:“儒家不是宗教,但儒家可以起到宗教的作用。”冯友兰先生曾探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他认为,哲学高于宗教。冯先生认为宗教总有一些功利性,人为什么去求神拜佛,因为人想发财升官,求平安,这些都是功利目的。而哲学的思想境界更高一些。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