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名家风采

释仁炟:儒家与佛家是相通的
来源: | 2012-08-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8207

□:抛弃社会世俗观念对佛教的偏见,可以看出佛教对人生还是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的。好多出家人,是不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皈依佛门?

 

■:选择出家,对有些人而言,并非是在经历苦难波折之后的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大德,他们在出家前都有好大的福报,但他们却甘愿舍弃尘世福报去修行,像镇江金山寺的创寺住持法海和尚。法海和尚原是唐朝名宰相裴休的儿子,时任翰林院学士,地位很高。是他父亲送他出家的,出家修行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近代弘一大师,“二十文章惊海内”,这是中国近代的大才子,在文学、音乐、书法、绘画上都有很深的功底,今天的许多人都是他的传人。他是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艺术的。他在上世纪30、40年代时候所作的《送别》,就是“长城外,古道边,……”,红遍了大江南北。前些年台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电影中就用到了这首音乐。这些人都是很有才华的,他们能够放弃尘世的幸福和富贵而选择出家,也说明佛教的确具有吸引力,并非消极遁世。

 

□:这些人也应当包括仁炟法师自己吧?

■:就仁炟本人而言,尽管没有高官厚禄,但在事业上也算取得了小小成就。就在事业处在巅峰的时候,仁炟选择了出家。当然,并不是逃避什么,而是为了报答佛恩。古往今来,很多人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的身心,化导世风,是为了修行。

 

□:昨天我们在来时的路上还在讨论佛教的出世入世问题,单单说佛教主张出世,这其实是不恰当的。

 

■:这样说是不全面的。佛教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从本质上来讲,佛教是出世的,主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离三界,了脱生死,究竟涅磐,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是要积极入世的。从目标上讲,佛教是出世的;从过程上讲,佛教是入世的。平常说,大修修于市,小修修于山。小修行往往在山林里,诵经念佛;而大的修行,就是在人群中隐居,过去叫市井,现在叫闹市,在闹市里历事炼心。在社会上修行,困难更多,所以这样的修行才叫大修。比如我们建设寺院,也是入世的举动,这同样是一种修行。

 

□:您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重庆慈云寺惟贤长老曾经说的:“佛教精神就是报恩精神,报恩精神包括了出世而入世的精神”。咱们佛家讲究四报恩,即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佛祖恩。还有一种观念叫“法不外求”。我记得《六祖坛经》上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这是不是也是主张咱们佛教要入世的?

 

■:“法不外求”是从人的内心修行来讲的。佛法认为,每个人都具足清净的自性,自性佛就是觉而不迷,自性法就是正而不邪,自性僧就是净而不染,每个人都具备“觉、正、净”三宝。但自无始劫以来,其三宝都被造作遮蔽住了。由于尘垢的污染,而淹没了自性。修行的过程,就是把这些烦恼、尘垢清洗掉,而使其自性显现出来。所以,是内求而不是外求。

 

□:在今天,我们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您认为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会扮演何种角色?

 

■:佛教就是追求和谐、和合的。您看咱们寺院,大家在一起修行,讲究“六合净”,您看我的墙上就贴着呢,“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从言语、意识、行动上都概括了,都要和合。同样,国家也需要安定团结,需要和谐。佛教希望国家统一,需要国家和平,佛教修行也是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的。作为佛门弟子,对于和谐社会的倡议是非常响应的。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