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名家风采

罗安宪:儒家的真意在哪里?
来源: | 2012-08-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8462

罗安宪

 

□本刊(儒风大家)记者
■罗安宪

 

    和西方文化相比,我们的所长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内圣上,这是我们的所长,不要和别人去比短。到了21世纪,人类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精神需求、人与人的关系,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擅长的部分。


□: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血液中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之一,在国学复兴的今天,我们想和您探讨一下什么是儒?

 

■:首先,我们先从“儒”这个字来说起。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是《论语•雍也》。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千万不要当“小人儒”。这里第一次明确提出“儒”这个字。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胡适写过一篇大文叫《说儒》,他提出一个观点,“儒”最早就是给人相礼的。在周代取得天下之后,它把天下分封给各国诸侯。在分封的过程中,商朝的后裔也被封了一个国,就是后来的宋国。在鲁国与鲁国相邻的宋国这些国家,社会上层行的是周礼,但是普通百姓中行的却是殷礼。也就是说社会下层并没有因为政权更迭而改变礼仪,“儒”就是专事教导人们怎么行礼的这么一个独特阶层,与今天的司仪有点相像。

 

那么相礼的这些人后来又怎么变成一个“儒者”了呢?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迅的老师章太炎。他把儒分为三类:“达名之儒”、“私名之儒”、和“类名之儒”这么三类。“达名之儒”也就是广义的儒,是指一切术士,实际上也就是一切读书人;“私名之儒”也就是狭义的儒,指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类名之儒”是介于“达名之儒”和“私名之儒”之间、从事礼乐教化的人。今天我们说的“儒”字,其本身的演变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知道,“仁”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观点,“义、礼、智、信”都是在“仁”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在整个儒家中是怎样贯穿始终的?除此之外,“仁、义、礼、智、信”的基本精神又该怎样理解?和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儒家的思想观念叫儒学,它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内圣外王”,这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这在四书中的《大学》里有经典表述,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八条目”。《大学》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前五个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外王。但在儒家思想,“内圣外王”是打通的、贯通的。他们的关系是:“内圣”是根本,“外王”是衍生。儒家讲的“八条目”,其实一个核心就是“修身”。那怎么“修身”?儒家强调“三纲五常”。“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仁”的本意是爱护他人,关爱他人。而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是根深蒂固的。“义”,如果说“仁”是讲人与我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义”更强调的是自己。董仲舒解释孔子的“仁义”有他自己的心得,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就是只问我应该怎样,不强调别人怎么样,不管别人怎么样,你自己首先做好就可以了 “礼”,实际上它就是一种体系化的、制度化的规范。它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成文的规定,比如祭祀等各种规定;还有内心里面的心理尺度,也就是内在规矩。这种内在规矩往往是没有任何原由的,只是告诉自己:我必须这么做。“智”就是说一个人的是非观念,也就是明辨是非的观念。比如朋友之间,如果他做错了事情,你应当指出来,不因为他是你的朋友你就包庇他,所以孔子讲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第五个字是“信”,信的本义是按照自己所说的话去做,也就是说到做到。“信”强调一个人必须履行自己的承诺。

 

□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信”本来不是“五常”之一,而是衍生来的,是这样的吗?

 

■:“信”为什么成为“五常”之一,可能和“五行”有关系。汉代用“五行”比附一切,由此也用“仁义礼智信”比附“木火土金水”。

 

 

□:您刚才提到儒家基本思想到现在是没有改变的,那么“新儒学”新在何处?像很多真正核心的东西已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这种深入骨髓的精神与外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新儒学”新在何处?宋明理学被人称作“新儒学”,其“新”在于以“理”来统摄传统儒学所讲的“三纲五常”。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最终都归于“理”,都是“理”的具体表现,用“理”来概括一切。如果说先秦时代儒家这些思想观念还是一种具体的做人的道理,那么到了宋明理学,它就上升到万事万物的根本。在宋明理学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做人的道理;树枝之所以成为一个树枝,因为它有树枝的道理。这一道理,从天到人、到万事万物,是一一贯通的。

 

那么,“现代新儒学”又新在何处?实际上这种新,按当时牟宗三的定义就是要“内圣开出新外王”。这个“新外王”所强调的,就是民主与科学。在传统儒家那里,不管是原始儒学,还是宋明时代的新儒学,民主和科学是隐的,不是显的。在20世纪以后,人类强调科学和民主,一切事物都讲究科学和民主,都以这两个尺度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他们提出,在传统儒家中内圣是固有的,旧外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内圣中开出新外王”,新外王就是民主和科学。

 

但是为什么没有开出来呢?民主也好、科学也好,在传统儒家中本来只是隐含的,在传统儒学中找寻民主和科学的萌芽,这种作法原本是牵强的。因为民主作为一种思想或者科学作为一种思想,是全人类的,他不简单的只是西方的一种思想观念。比如,没有一个所谓的中国之科学,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美国之科学,科学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如果要从古代思想中寻找这种民主和科学的萌芽,恰好暴露出中国文化和短处。因为中国儒学的长处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不存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不像现在一样。儒家的社会理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民众安居乐业,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和西方文化相比,我们的所长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内圣上,这是我们的所长,不要和别人去比短。到了21世纪,人类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精神需求、人与人的关系,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擅长的部分。

 

□:现在很多主流意见都把儒家看成了一种宗教,也有的人觉得这只是一种文化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人都拜祭孔子,并且也有早期文献将儒学称作儒教。儒学和宗教有怎样的联系?

 

■:教之所以为教,有几个标准,宗教一般都有信仰、信徒、组织、教义、场所五个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不能算是宗教。但是从另一方面,它有教化的观念和意识,有准宗教的性质。比如在古代它在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在感化人心方面也贡献良多。再有,宗教讲神,而儒家没有神的概念,但有圣人的观念。神与人,是完全不同类的,而“圣人”虽然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伟大的人物,但他毕竟又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孔子是圣人,具有“圣性”,我们应当给他足够的尊敬,但我反对将他神化。

 

□:“五四运动”以来,儒家受到很大的批判,现在重提儒学,它能给我们精神上带来什么帮助?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儒家精华性的价值观?

 

■:核心还是在“五常”,首先自己应当做成一个“人”,真正的人,比如有羞耻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恻隐之心等等。还有很多是要反省的,比如“礼”,不能说有人监督你就执行,没人监督你就不执行。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人”。比如“竞争”的含义,在西方“竞争”的意思是你跑得快,我比你跑得更快;而在我们国家,为了竞争,给对手挖坑,设置陷阱,这是一种恶性竞争。因为当你危害他人的时候就没有把别人当成“人”,你只是把自己当做人,这都与传统的儒家观念大相径庭了。


    罗安宪,1960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著有《中国孔学史》、《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老庄哲学精神》、《审美现象学》等。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