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儒家思想对于企业文化理念构建的指导意义
来源:搜狐 企业文化评论 | 2017-12-1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923

引言

 

近期,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弘扬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等,这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企业要想发展,必须繁荣企业文化,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在实践中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资本,而是以人为根本。企业发展与强大的基础在于“人”。企业文化通过给“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造就“人”,同时,反过来,这群“人”可以造就卓越的企业。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人最基本的道——人之初性本善,这为理解、包容他人奠定坚实基础,就是以人为本。儒家的“贵仁”、“尊礼”、“重教”、“尚中”等思想,对于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值得每一位企业文化从业者重视。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一方面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结合的产物,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体系,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实现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们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由诸多思想流派共同构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贵仁

 

“仁”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范畴和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具有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不仅体现在家庭关系上,而且贯穿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正是基于此,孔子将“孝悌”视为“仁”的根本表现,对于如何达到“仁”,孔子提出了两个根本标准,即“忠恕”,所谓“忠”含有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之意,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一系列道德内容,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所谓“恕”,就是要求做到不要有害于人,“仁者爱人”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尊礼

 

“礼”是一种典章制度,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礼”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儒家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纷争,正式由于人欲横流,名分紊乱造成的,而要匡正时弊,唯一途径就是重建礼制,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时,强调“克己复礼”,体现了“礼”与“仁”的密切结合,儒家的尊礼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其严格的等级名分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欲望。

 

重教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在政治传统和个人品质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枉。”这里的“学”,就是指受教育。《礼记·学记》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因此,儒家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圣人”、“君子”之类的理想人才,另外,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思想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等教育实践方法,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

 

尚中

 

儒家思想崇尚以中和观念为理论基础的“中庸”之道,其中的“和”是指事情的和谐状态,是最好的秩序与状态,是最高的理想追求,所谓的“中”指的是事情的“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儒家的“中庸”思想虽然有等级观念和政治上的保守等消极因素,但其内在的辩证思想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述作共倡

 

述为号召,这里“述”是继承的意思,“作”是创新的意思,中国传统文化能有极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在创新方面,《大学》中有这样的表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寓意是通过不断的革新达到最佳境界,《周易·象传》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要具有刚健有为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勇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潮流大都以继承为口号,一定要继承“先天遗训”才行,这样能够极大地减少革新的阻力。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融合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必定会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门学科,之所以能被全世界认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富有民族特色,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对中国的企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具体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注重对人的培养,满足人的合理要求,为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向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人贵”、“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传统文化中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本思想,构建企业文化,拥有优秀的创新性人才,推动企业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家树立一种以人为本,唯人兴业的企业管理理念。

 

(二)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上的交流,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急,比如: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观混乱以及物欲膨胀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持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企业有责任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这有利于员工的团队一致,减少内耗,形成合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正是现代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力功能的主旨所在,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不仅注重自然的和谐,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是儒家伦理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非常重要的有效工具,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和谐相爱的关系,儒家的这一伦理思想在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中得到体现,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培育中国民族的群体心态以及消除群体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因此,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建立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和气生财”只是以和为贵的表层,真正的以和为贵应该注重企业团体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因此,企业要做到对内注重部门间,员工之间以及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沟通,对外注重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同行及竞争对手乃至政府之间的和谐,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义利并举的企业价值理念

 

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企业全体成员通过亲身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对企业价值的共同评价标准,企业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确立“义利并举”的企业价值观,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人和义利并举的特点。孔子就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为富不仁”。企业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就必须做到追求利润的同时,把“义”放在首位,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考虑,不能只为眼前小利而损害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利益,为了获利不惜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等做法不仅会危害社会整体利益,也会断送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可见,确立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应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以“信”言商的企业道德

 

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人性之本,大道之源,企业道德的核心是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立身之本,诚信无欺,就是要求大家诚实而有信用,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不能以欺骗或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致富,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重约守信,言而有信,诚信为本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也是公平有序竞争的基本条件,当前,企业要牢固树立契约意识和忠实履约的道德精神,只有诚信不欺,重约守信,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