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儒家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
来源:深圳特区报 | 2016-05-3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079

    人权宣言至少在人性平等、自由的道德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这三个方面,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增援。

■ 叶匡政

    说到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很多人都熟悉,它的影响力绵延至今。按康德观点,他认为启蒙运动的重点是让人类摆脱了不成熟状态,这种不成熟主要在宗教事务上。此外,发现了人的尊严,人类学会用人的眼光看人。这场运动主张的道德与理性、自由和平等、民主与正义,为欧洲走向民主社会提供了思想与哲学上的准备。

    这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受过儒家思想的大量影响,学界对此屡有论述,但一般人似乎知道得很少。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目为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而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

    说起来遥远,欧洲人知道中国儒家,是从耶稣会士到中国传教开始的。利玛窦到北京后,看到中国以儒教立国,便开始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儒家与基督教对话的切入点,以基督教义附会儒学,并提倡儒耶同质说。自他以后,大量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很多传教士开始向西方译介中国思想的经典。有学者统计过,17、18世纪在欧洲出版的与中国有关的书有700多种。在儒家方面,郭纳爵出版了《中国科学提要》,是《论语》《大学》合译;殷铎泽的《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译本;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加上《孝经》《三字经》的新译。欧洲的思想家正是受到了这些书籍的影响。

   当时最为推崇儒家思想的是伏尔泰,他在1760年的《礼俗论》中,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这部关于人类文化的历史书中,他把中国人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并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要远胜过犹太人。这对当时的欧洲人影响很大,中国人不仅被当时的欧洲人视为宽容的代表,更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道德世界。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道:“我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孔夫子,对于他的国家上古时代所作的见证;因为孔夫子决不愿意说谎;他根本不做先知;他从来不说他有什么灵感;他也决不宣扬一种新宗教;他更不借助于什么威望,他根本不奉承他那时代的当朝皇帝,甚至都不谈论他。”在另一处他说:“再说一遍,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值得关注的是,伏尔泰的很多思想与儒家确实体现出一致性。比如伏尔泰说“自然法就是令我们感到公正的本能”,他认为这种本能是“天下的人”所普遍具有的。这些天赋人性的思想,和儒家对良知良能的论述,包括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在哲理上是相通的。再如他说“试把全世界的儿童集合起来,你只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纯洁、温良和胆怯……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天赋人性本善的思想,则完全与孟子对人性本善论述方式相同。伏尔泰还把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为“人类的法典”。果然在法国《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在阐释自由时,就把此奉为道德上的唯一原则。

    至于霍尔巴赫,更是认为“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他主张的道德理性取代宗教,和以道德理性指导政治,更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另一个思想家魁奈提出的“以自然秩序为人类所有立示、所有政治、经济及社会行动的最高准则”,则来源于《中庸》所言“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他说“自然法则为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这种制度是政府的基础,但对这种制度的必要,在所有的国家中,除中国外,都被忽视了。”在魁奈的评价中,儒家哲学是高于希腊哲学的。

    如果我们细致分析启蒙运动,确实发现它的很多思想与儒家有渊源关系。包括法国大革命的标志《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有关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时,也是受到了孟子 “诛独夫”等政治理论的影响。美国学者顾立雅认为,人权宣言至少在人性平等、自由的道德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这三个方面,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增援。(作者系北京学者)

 

 

叶匡政简介:


    叶匡政,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太湖县,合肥人。现居北京。1986年开始在各类文学杂志发表诗作800多首,作品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中间代诗全集》《朦胧诗二十五年》《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等60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城市书》(花城出版社1999年)、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文化评论集《格外谈》(商务印书馆2013年)《可以论》(中信出版社2015年)  等,编过《孙中山在说》《日本格调》《大往事》等书,主编有“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独立史料典藏”等多种丛书。曾是《南方周末》《新京报》《南都周刊》《北京青年报》、香港《东方日报》等数十家海内外媒体的专栏作家, 获过台湾第一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及国内10多种诗歌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金奖、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奖等,入选2010、2012年“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