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精神贵族王阳明
来源:羊城晚报 | 2012-07-1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375

    王阳明故居,坐落在绍兴市区王衙弄,与全国文保单位吕府隔弄相望。初识王阳明故居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与那些积贮太多、汇聚太稠、牵连过密的遗迹不同,王阳明故居不成方圆,历史的风雨剥下了它当年的盛装,只留下几片残裙凋裾凭人遐思。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诏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又敕建“伯府第”,这便是王阳明故居的来历。故居北有观象台,南有碧霞池,东靠王衙弄,西至船舫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用材讲究。其中的伯府大厅,均用楠木构筑,器宇轩昂,足可容纳百人。俗有“吕府十三厅,不及伯府一个厅”之说。

 

  可惜伯府大厅在太平天国时被焚烧,然而,见证过当年伯府厅繁华的石门三柱依然昂然挺立,年年岁岁,默守着大厅的一片废墟和沉默。饮酒亭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诗意,观象台早已没有了往年的气象,碧霞池也在经年的洗涤中凝练成一种沉静。只有那沿池老屋墙上挂下的青藤,那水边泥地附着的绿苔仍透出一种强韧的生命活力,丝丝缕缕诉说着伯府当年的繁荣和风光。

 

  推开一扇钉着“王阳明故居”牌子的破旧木门,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虽说一砖一石都还是原物,但光线昏暗,难寻一代心学家的心路历程,炊烟缭绕,难觅当年的书卷之气。总之,曾经弥漫于老屋的一切超凡脱俗都随着百姓的迁入而悄然若失。抽走了精神气的老屋,列入了世俗化平民化的行列。探究的脚步止于此,千般感慨涌上心头。

 

  是的,太平天国一场大火使王阳明故居残缺不全,但大火使伯府厅夷为平地的同时,也洞开了一条又一条通向河道、街市、幽巷、民居的小径,这条条小径或弯或直,领引着人们伸向历史的尽头。于是幸存的一个个具象,便嬗化成了一种种抽象的标识。

 

  迎风伫立,29岁的王阳明,一脸忧郁,告病归越,筑室修养,隔离俗世,渐悟佛道;31岁的王阳明,沉思郁闷,旧病复发,再回故居,重上宛委山,结庐阳明洞侧,默坐三年,了悟心性,潜心宋朱理学;40多岁的王阳明,冒着生命危险,从流放地贵州,潜回山阴老家,再次躲进宛委山苦读苦练。从京师到绍兴,两个轮回,从贵州到绍兴又一个轮回,王阳明上下求索,衣带渐宽,心神憔悴,经历过生死离别,时功时罪的坎坷,感受过离愁别绪,蒙冤受屈的心碎,王阳明伴随着苦难、愁绪、离合、理想、渴望渐渐成熟。50出头的王阳明从故居来到越中的稽山书院和余姚的龙泉山龙泉寺天中阁设馆讲学,招收绍兴8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300余学子,又在绍兴城西郭门光相桥之东自立阳明书院,潜心“致良知”。

 

  有人说,王阳明在开拓社会和文化空间方面显露出了他独有的精神。虽然 “士”在明代已落到“九儒十丐”的地步,以致有人“断指不仕”。然而,王阳明承接了宋以来“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流风余韵。他一心要“致良知”。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的目标。这位“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以精神贵族自居,以“静观冥想”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文化界树起一座坚挺的丰碑。

 

    阳明洞隐匿于野草丛生处,石匮壁立,中有孔穴,世称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洞顶擎一片蓝天,洞口观四季风光。当年年仅31岁的王阳明择此佳境,修身养性,阐悟心学,是一种明智的生命放达,还是一种执拗的理性肆意?但,不管怎么说,王阳明结庐洞穴,不是魏晋名士放浪形骸式的洒脱,也不是唐宋诗人们惬意迷醉式的吟唱,而是一种“敢将世道一身担,显被生刑万死甘;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臣子独无慙”的责任感使然。如果说伯府第见证了王阳明的聪慧,宛委山见证了王阳明的坚韧,那么,这个阳明洞则见证了王阳明胸怀世界的大气和从容。王阳明告病归越,以期用“致良知”拯救社会,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士”的精神。

 

  站在阳明洞口,默咏着阳明先生的“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慙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的诗句,仿佛看到卒于归途舟中的王明明(终年五十七)永不瞑目的双眼,心里涌上一阵悲戚。不知道是宛委山的宁静催化了王阳明的心智,还是阳明洞的幽深成就了王阳明的“心学”?


 

责任编辑:贞元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