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犍为文庙 > 传奇历史

“金犍为”的由来
来源:犍为新闻网-黄德彰 | 2011-05-16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243

 

    历经百载经营,尤其康、雍二朝的励精图治之后,乾隆、嘉庆二朝遂成为大清帝国的全盛时期。正是这一时期清治下的犍为县,以富庶甲于全川,其繁荣名驰朝野。

 

    当时的犍为,辖今犍为全县、五通桥全区及井研县属之马踏、三江、王村、磨池、竹园、黄缽等乡镇,幅员广大。清顺治朝,全县居民仅5137口。至嘉庆十八年,已达28250户86019口,较之清初增长十五六倍。

 

    乾、嘉二朝,犍为建设有成,人文建树尤为卓著。宋锦修县学、建邵伯温祠,杨鸾始建印清书院,张官五建奎阁,沈念兹兴义冢、修葺夫子坟,王梦庚勒石“犍为八景”……。80年间,多次培修、扩建文庙,三次修纂《犍为县志》。自明洪武初,迄清光绪三十二年,科举考试持续562载,全县出产进士9名、举人65名。乾嘉85年,进士2名、举人21名,以15%的时间,出产22%的进士、32%的举人,于兹亦见一斑。

 

    人类文明是嗅着盐的气息前行的,犍为的兴盛正是成功于盐业。犍为盛产井盐。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南安县有盐官”,《广舆记》注谓“犍为县东山出(盐)”。明代,犍为盐业已为史家重视。《四川盐法志》载:“洪武间,永通(今犍为县——原注)七井盐课司盐八十四万四千七百七十斤。”今塘坝乡镇江坝、九井乡九井凹都是明代犍为的产盐胜地。清代,犍为盐业已成蜀中翘楚。清同治三年《嘉定府志》转引清本《犍为县志》:“……五通桥最盛,曰永通厂。其地连清安二乡,井几以千计,深者至百余丈,用竹作筒,垂下取水,煎晒成盐。”史载犍为盐井数:康熙五十七年,529井;雍正八年,672井;嘉庆十七年,2080井,煎锅3000口。

 

    嘉定府的职官,唯犍为一县设置盐场大使。乾隆二年以至清末,凡86任。其级别略同于县知事,而主管盐务。大使衙门驻扎牛华溪,其主要业务之一为颁发盐引——商家凭以运输、销售一定数额食盐的专利凭证。盐引分为水引和陆引:水引一张行盐50包,5862.5斤,陆引一张行盐4包,469斤。嘉庆十七年,发放水引5136张、陆引35693张。据此推算,犍为年产盐约5000万斤。

 

    盐税,亦称盐课,为中国旧时历代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清代盐课由三部分构成:向生产者盐户征收灶课,向运销商征收引课,此外各项附加税和苛捐、规费等,称为杂课。清中叶,犍为田赋年总额为白银6054两;而嘉庆十七年犍为盐税,仅引课一项即为白银62932两,较之田赋十倍有余,再加灶课、杂课,应是数十倍了。封建时代,田赋为政府财政收入之主项,此外还拥有数十倍于此的盐税收入,犍为之富裕到了何种地步!

 

    财政富裕,为官者乐于赴任,趋之若鹜,于是官场称之“金犍为”。而盐业的繁荣又导致百业繁荣,任事者多、谋生者易,于是民间称之“金犍为”。民国二十六年版《犍为县志》云:“……县境遂成乐土,彬彬然有衣冠文物之盛。”“犍为盐务……商有定名,销有定岸。民无淡食,税无蒂欠。官民两便,地称富饶,时有金犍为之称。”

 

    要之,“金犍为”之称始于清代中叶,犍为之富庶缘于盐业。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