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庆典民俗标签 > 公益活动

研学濂溪故里 体验君子六艺 ――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研学旅游系列活动在濂溪故里举行
来源:诺贝尔摇篮 | 2017-11-1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816

1110日,由湖南省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委会、湖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者协会研学旅游研究分会主办,350余名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的幼儿、小学师生和家长组成的研学旅游团,在湖南道县濂溪书院举行君子六艺体验系列活动,以纪念中国理学鼻祖周敦颐千年诞辰。

 

活态传承  体验君子六艺

 

漫步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的濂溪书院和濂溪故居,迎面走来一群身着古代服饰的师生家长,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宋朝。此次研学旅游活动,诺贝尔摇篮为孩子和家长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活动。循着周敦颐的脚步,走过他出生的楼田,儿时垂钓的濂溪,登上他儿时玩耍的道山,少年悟道的月岩,仿佛感受到了千年前的周敦颐。身临其境,让孩子们全方位的感知,对周敦颐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本次活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系统体验君子六艺的投壶、射箭、拓碑、韩信点兵等活动。“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远自周朝开始,即被称为“君子六艺”,是古代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本,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古代教育培养君子、塑造健全人格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艺能养成机制覆盖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

 

 

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在国内率先尝试恢复中华传统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君子六艺,由集团副总经理邓世謇主持申报的《传统六艺在基础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课题,现已正式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省级重点课题,亦将建成国内首家君子六艺体验园。

 

投壶看似简单,距离不远,但真要把箭投中壶口,还真不容易。投壶比赛前,对手间要相互行礼,拱手揖让,让人体会谦让的内涵。和射箭一样,六艺中的射艺,其寓意是“发乎身,中乎远”,用力过大,或使劲不足,都不能投中。

 

而在六艺书艺体验区,只见孩子们手执拓包,沾上墨汁,小心翼翼地在铺上宣纸的石碑上拍打。随着起伏的手势,孩子们还哼着节奏,符合音乐的韵律,不一会儿,一幅清晰完整的周子濂溪先生的画像显现出来!孩子们视若珍宝,说要带回去挂在自己的书房……,这些丰富多彩的六艺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大呼过瘾。六艺体验新鲜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爱不释手。孩子们在体验中,对中国传统的“六艺”有了更感性、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复兴礼乐  完整呈现抓周礼

 

周子《通书》:“礼者,理也。乐者,和也”。活态传承,是纪念先贤最好的方式。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有更多体验活动,特别在濂溪书院恢复了传统的生命礼俗“抓周礼”演礼活动,六艺体验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算在濂溪书院爱莲池状元桥上,举行的生命礼俗――中华传统抓周礼演礼活动了。参加“抓周礼”演礼的小朋友袁海珊,无疑是本次研学旅游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20161111日的她,正好周岁。小朋友看着草席上的笔、墨、纸、砚、书、算盘等物品,显得很兴奋,抓取一只拨浪鼓在把玩,然后又抓取了书简和算盘,赞引根据抓取物品,随即唱和了吉祥语,寓意孩子未来前程和爱好。据策划本次礼仪的邓世謇介绍,礼仪仪程根据《道州志》记载的仪注,并参考朱子《朱文公家礼》,演礼包括净仪沃盥礼、告庙礼、抓周礼及答谢等仪程,并配以悠扬的《詩经·鹿鸣》雅乐,揖让周旋间,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回了周子生活的宋代。

 

生命礼俗和岁时年节礼俗是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重要的部分,跟老百姓生活至今密切相关,日用而不知,代代传承!邓世謇介绍,古人讲究,礼是天理之节文。因此中国人会在人生的每个历程都有一种礼节来处理,这种仪式感能够让人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尊重。除了周岁礼,湖南省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专委会联合诺贝尔摇篮,还将组织恢复三朝礼,满月礼,成童礼,成人礼等传统生命礼俗和岁时年节礼俗,尝试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

 

 

故事比赛  三岁娃娃濂溪故里讲周敦颐故事

    

1110日上午9时,在濂溪书院前的广场上,来自诺贝尔摇篮幼稚园的吕沛宁,正在绘声绘色地讲周敦颐的故事。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故事赢得了观众的点赞。大方自信,淡定从容,妙语连珠,很难相信,他只有三岁。而在诺贝尔摇篮,这已经成为常态。

 

为了做好此次研学旅游活动,深入学习周敦颐的精神。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早在今年5月份就举行了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故事大赛。经过层层选拔,胜出的35名“故事大王”,来到周敦颐的出生地,进行故事大赛决赛。

 

 

游学之前,所有参加人员全部熟读了学校选编的周子诗文基本篇目,背诵了周敦颐的经典之作《爱莲说》和《太极图说》,深入了解了周敦颐有关的故事。诺贝尔摇篮小学的孩子们还阅读了有关周敦颐的人物传记。作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性人物,周敦颐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

    

“读濂溪先生《爱莲说》,我也喜欢‘花之君子’,希望向他学习,做少年君子”,参加故事大赛压轴节目《君子颂》的诺贝尔摇篮小学的熊子犀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今年7岁的他,对周敦颐的爱莲说,显得情有独钟。

 

 

研学旅游  让我们离传统文化更近

 

今年三月份,诺贝尔摇篮在湖南常德开展了以唐代朗州(常德时称朗州)司马、诗豪刘禹锡为主题的研学旅游活动。300多人参加,研学回来,大家对刘禹锡的诗文更加有兴趣了。

 

 201747日,诺贝尔摇篮牵头成立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研学旅游研究分会。

 

 据悉,这次研学旅游只是诺贝尔摇篮“湘楚文化”系列主题的一部分,近年还将推出王船山、陶澍、曾国藩、左宗棠、黄兴、杨昌济等更多湖湘文化历史名人和游学线路,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