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祭祀礼乐标签 > 传统活动

都江堰文庙:礼乐重奏 文化重光
来源:成都日报 | 2013-05-2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923

都江堰文庙开园

 

    在都江堰市玉垒山下,都江堰畔,一个风景优美的马蹄形山湾中,有一座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古老文庙,这对当地人来说早已不是一个秘密,但外地人却难以见到,因为这座文庙隐蔽在原都江堰中学校园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月13日,这座千年文庙里,又传出了朗朗诵读声。经过两年的重建,“都江堰文庙·国学基地”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对外开放并迎接海内外客人。

 

   一记悠扬的钟声,敲响了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长长回音,都江堰文庙·国学基地开园仪式隆重举行。仪式包括“奉主安庙”、传统“成人礼”等内容。

 

    首先进行的是“奉主安庙”仪式,身穿汉服的侍者迎来了孔子牌位,并将孔子牌位毕恭毕敬地安放在文庙大成殿内。紧接着,一场阵容宏大,庄严肃穆的传统“成人礼”仪式在这座千年文庙里举行。这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成人礼仪。在古代,通常要为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成人礼对于个体成员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在“成人礼”仪式中,50余名意气风发的少年,在父母和社会的见证下,完成了成人礼,宣誓出了自己的志向和梦想。据悉,这是目前成都地区首次规范举行的传统成人礼。

 

   当天下午,在都江堰文庙东学塾举办了“都江堰文庙·国学基地首届国学论坛”。论坛由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主持,香港新亚文商书院院长、原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常务副校长郭少棠,台湾慈济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元亨书院山长林安梧,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馆长高树荣,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博导、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化学”重点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发挥都江堰文庙功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国学地标,营造浓郁国学氛围,探讨国学未来发展等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并和现场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

 

    历经变迁

 

    文化底蕴依旧,四川自古就是注重教化的地区,西汉文翁化蜀,可谓开地方办学之先河。唐代以后,官办学校与民间书院并存互补,这种模式延续千年,为培育人才、弘扬教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间,文庙作为州县办学之地,居功尤伟。

 

    都江堰文庙,位于都江堰市文庙街,是西南地区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县级文庙,迄今已有逾千年历史。约公元907-960年间,文庙始建,初为祭祀孔子专祠,由邑绅捐资修建,时称孔庙,庙址在城西北盘龙山麓,左邻文笔山(又称金龟山),右靠小擂鼓坪,历宋、元两朝。明洪武初(约公元1368年)迁至城东,改称“文庙”。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迁回现址,经多次修建,至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形成文庙整体建筑群。1929年,文庙改建为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县立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改为县中学。文庙从古代县学转为现代中学,培育英才无数。

 

    5年前的那场史无前例的“5·12”大地震后,学校外迁,殿宇空存,书声不再,仅存大成殿、祭台、泮池、泮桥和万仞宫墙等古迹。灾后重建以来,都江堰市按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文庙平面布置图的规模和布局,整体恢复重建文庙建筑群及功能实施用房。项目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走进文庙,最前面的建筑为万仞宫墙,两边分别为圣域门、贤关门,院内牌坊建筑为棂星门,往后为泮池和泮桥,两边有钟楼和鼓楼。再往上是大成门,两边是名宦祠和乡贤祠。

 

    大成殿是文庙中轴线上的核心主殿,殿内共有5组神龛,17尊塑像。正中神龛上塑孔子头戴冠冕的坐像一尊;左右各有两排塑像,前排为“四配”塑像,后排为“十二哲”塑像。大成殿内还悬挂有御书2副楹联和7道匾额。大成殿两边是东庑和西庑,分别祭祀156位古代的先贤和先儒。大成殿后正中是崇圣祠,祠内供奉孔子五世祖先的牌位。崇圣祠两边是尊经阁、祭器库,是专用于存放四书五经、四库全书和祭孔礼乐器的地方。

 

    为确保文庙的规范性和原真性,都江堰市还特别选聘山东曲阜孔庙文物管理部门对文庙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尊经阁、祭器库、名宦祠和乡贤祠等建筑中的人物塑像,先贤先儒和乡贤名宦画像,御书楹联匾额等进行复制陈展。2012年,省政府将都江堰文庙确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千多年来,经过多次修缮,特别是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这座古老的建筑终于有了今日风采。教育群众,引领风尚,承载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庙的主要功能,现在,这座千年文庙已成为了都江堰人民心目中的精神家园。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世世代代的都江堰人,古老的文庙也必将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科学打造传承千年文明如今,这座千年文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式对外开放。

 

    在都江堰市管理者看来,文庙的恢复重建不仅仅是建筑的恢复重建,还包括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特别是对传统礼乐的恢复和传承,可以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通过提升文化氛围,凸显出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活化文庙的历史功能、建筑功能和旅游功能,将都江堰文庙打造成西南地区国学研究高地和国际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之一。

 

    为此,都江堰市人民政府邀请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教授及其团队对都江堰文庙·国学基地进行整体策划运营。记者了解到,文庙开放后,将通过兴办国学教育、复兴中华传统“六艺”,逐步恢复中华民族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等各种重要礼仪,在“水利都江堰”基础上,努力塑造“文化都江堰”地标,大力提升都江堰文庙知名度,营造浓郁国学氛围,奠定都江堰文庙在全国孔庙中的独特地位。


    龚鹏程教授认为,办都江堰文庙,除了博物馆形态的展示功能、岁时祭飨的礼仪功能外,有两点较为特殊,一是文化活动总摄于“六艺”,二是重新恢复文庙的讲学教育功能。文化活动总摄于“六艺”,是为了使文庙与一般性文化活动场所相殽,专注于圣门礼乐。这其中,恢复并演示古代婚礼、冠礼、乡饮酒礼、射礼、祭礼、雅乐、佾舞,全面开展六艺之教,且寓教于乐,乃是一般文庙做不到的。至于恢复文庙讲学教育功能,龚鹏程教授说,将来要依托文庙成立都江堰国学院,增建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拟正式办学,扩大文庙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 


    千年孔庙,震旦重光,启沃多士,为国桢良。我们相信,历史留给我们一个水利的都江堰,而今天我们将向世界展示一个人文的都江堰!

 


 

责任编辑:路宁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