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传奇 历史

富顺文庙:才子之乡
来源: | 2012-09-1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000

富顺文庙大成殿

 

    文庙即孔庙,是古代供奉、祭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创始人孔子,以及教授儒学的的庙宇。史料记载的全国1800多座文庙,现保存完整的仅有29座,其中富顺文庙以规模宏大、建筑及雕刻精美而独树一帜,于1980年7月、2001年6月先后成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传播儒家学说和思想的载体,富顺文庙为掀起学习风尚,培养富顺县的人文风气,启发学子苦读成才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统计,自北宋庆历四年文庙建成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富顺县共产生了237位进士、863位贡生、807位举人。内地一个小县能有如此“科举业绩”,全国少有,富顺因此有了“才子之乡”的美誉。

 

    富顺县是千年古县,建于南北朝末年的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建县后至北宋初年(960年)的近400年间,富顺虽然盐业比较发达,但因地处偏远,文化发展滞后。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周延俊积极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富顺县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两年后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周延俊的倡导下,富顺县集资在县城的南门建成一座文庙,并在庙内立石质“雁塔碑”,以刻全县历次中进士者的名字。此后,历任富顺知监均热心教育事业,亲自教授儒学。于是,该县文风大开,“科举业绩”斐然,仅宋代在雁塔刻名的进士就有67人之多。

 

    元代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知县任显忠在文庙内建立大成门等。元英宗时期,县佐王纳建御书碑亭。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知县钟铉重整庙坛,兴建学校,修建泮池。此后,富顺县文风日盛,教育事业发达,入学中举者逐年增多。整个明朝,富顺中进士者多达139人,占全省进士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因而获得“才子甲西蜀”、“才子之乡”的美誉。

 

    明末清初,蜀中大乱25年,文庙失修,残破不堪。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平定三藩后的第一任富顺知县钱绍隆,重新整修文庙,修大成殿、崇圣祠,恢复祭祀活动和教学。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熊葵向集资修建文庙外墙,重建两庑,并砌日月坛。

 

    清朝建立后至道光中期,文庙虽经多次修葺,然均属小修小补,未改残破不堪大局。这期间,全县仅出了11名进士,民间认为“文章风水移动”是因文庙破败,对孔圣不敬的原因。道光十六年(1836年),富顺知县邓任坤决定重建文庙,动员当时全县第一大财主、贡生肖永升出资,独肩重建文庙之大任。随后,肖永升雇工请匠,拆除旧庙,派人前往山东曲阜县,通过任县令的富顺籍进士张震取回建筑文庙的规制图纸,又从雷波、马边运回巨木,并从江西景德镇定制琉璃瓦,共耗白银3.6万两,历时4年建成新的文庙,较过去扩大规模数倍。此后至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该县又产生了20位进士。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炸毁了大成殿一角及西庑。

 

    新中国成立后,富顺县数次对文庙损毁部位进行小型维护。自1980年7月富顺文庙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又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维修,使其保持了清道光时期重建后的原貌。

 

    作为传播儒家学说和思想的载体,富顺文庙为掀起学习风尚,培养富顺县的人文风气,启发学子苦读成才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统计,自1044年文庙建成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富顺县共产生了237位进士(皇帝亲自对贡生进行面试的金榜题名者,其中第一名是“状元”)、863位贡生(各省举人在朝廷举行会试的中榜者,其中第一名为“会员”)、807位举人(各省组织的乡试上榜者,其中第一名称“解元”)。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