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耀县文庙 > 特色当地

耀县文庙收藏的隋神德寺仁寿舍利、石函与塔下铭
来源:铜川日报 | 2011-03-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8219

 

 

    走进铜川市耀州区博物馆的东展室,就可以看见陈列的隋神德寺仁寿舍利及供养品。这是1969年4月在耀州区照金镇寺坪村出土的,现由耀州区博物馆收藏。

    《舍利塔下铭》石刻长宽均为51.5厘米,厚10厘米。铭文12行,满行12字,共124字。出土时放置在舍利石函内的二台上,原存药王山博物馆,2005年12月移交区博物馆收藏。铭文如下:

    维大隋仁寿四年岁次甲子四月丙寅朔八日癸酉,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元明皇太后、皇帝、献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因,同升妙果。
    舍利塔下铭。
    送舍利大德法师沙门僧晖。

    整篇铭文的大意,就是以造塔安奉舍利来祈愿国泰民安,并愿上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冥界幽灵,皆能见佛听法,脱离苦因,解脱轮回之苦,终成正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昌盛,社会和谐,百姓安康,每个人都能有好的人生归宿。

    “仁寿四年(604)四月八日”,为佛诞日,在这一天安奉舍利、敬造灵塔,是表示对此事的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甲子、丙寅、癸酉”均为我国古代使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年(甲子)、月(丙寅)、日(癸酉)的次序。“朔”即夏月(农历四五六月)之初,望为十五。

 


    “宜州宜君县神德寺”,就是今天的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寺坪村。据清陈仕林《耀州志·地理志》记载,耀州西汉景帝二年(前155)置祋祤县,三国曹魏时,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将原在甘肃境内的北地郡泥阳县,内迁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改祋祤为泥阳县,进而内迁北地郡于泥阳。北魏明帝时改为北雍州,西魏废帝三年(553)改北雍州为宜州,下领三郡(通川、建忠、宜君)。通川郡又名北地郡,辖地相当于今耀州区南部,治所设在泥阳,北部属宜君郡,治所在今石柱故县。北周沿袭其制。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9又记载:隋开皇三年(583)罢通川郡以县属宜州。开皇六年(586)改泥阳县为华原县,大业三年(607)以华原隶于京兆郡。因此,仁寿四年的时候,照金、瑶曲等北部地区都属于宜州宜君县管辖。

    这件《舍利塔下铭》虽然字数不多,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书法非常精美。对我们研究隋唐时期的佛教发展史和书法演变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兰亭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