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资讯 > 考古

《重修学宫照墙记》原稿碑刻拓本“三代齐聚”
来源:无锡商报  | 2010-10-2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964

 

    学宫,无锡最早的官办学校,旧时修个墙要花多少钱?10月28日,无锡碑刻陈列馆从民间藏家处征集到《重修学宫照墙记》的原稿和初拓本各一册,加上现大桥中学内(孔庙戟门)的碑,“祖孙三代”的齐聚不仅极其稀罕,同时也为以后恢复学宫及其照墙提供了主要依据。

    学宫又名孔庙、文庙、是无锡最早的官办学校,在学前街上原第八中学内。学宫由无锡知县张诜创建于北宋嘉祜三年(1058年),宋、元年间都进行过修建。明万历年间,知县林宰于学宫前束带河边,竖72根人形石柱,表示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学宫东面立石坊,名黉门,左右悬匾,上题的 “六科三解元”、“一榜九进士”,学门旁的石柱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以示尊孔。这次征集到的碑文原稿是一个无锡藏家从苏州文庙淘到,初拓本由碑文书写者窦镇后代提供。原稿和初拓本均为剪条装本。每页4行,每行9字,共18页,初拓本加上刻工署名为629字。从《重修学宫照墙记》所载内容看,可以得知当时学宫“先后经修者凡20余次。”民国六年(1917),南岸照墙(玄关)墙根腐烂,被风吹断,县教育款产经理处经董孙鸣圻便召集文庙经董王浚泉、窦镇、窦汝杰、王世澄和师范校长顾倬、工业校长陶守恒等召开联席会议,并报告县署并请县长借拨款项,冬季就兴工,并于“明年三月工竣,公费银一千五百五十元”,并报请县署进行竣工验收。《重修学宫照墙记碑》由王浚泉撰文、窦镇书、邵晋康刻石。

    据碑刻馆工作人员介绍,《重修学宫照墙记》原碑现在就镶嵌于原孔庙戟门(现大桥中学传达室东侧)的墙间,宽48厘米,高105厘米,正文16 行。根据《无锡县志》卷十二“学校”条记载:“县治南三百步学宫在焉,前临束带河,沿河皆石栏,对岸石堤红墙,极森整,明邑令林宰筑。”可见这学宫照墙始建于明万历晚期,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因此,《重修学宫照墙记》原稿和初拓本出现的价值在于,无锡学宫照墙早已不复存在,原稿、原碑及其初拓本这一套“祖孙三代”完整的资料便成了唯一的历史见证和实物佐证,也是研究无锡县学的一套重要史料,既可向人们展示无锡人重教重学重育人的传统美德,也可让人们从其字里行间领略到学宫及其照墙的恢弘气势与规制,同时也是以后恢复学宫及其照墙的主要依据。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