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保护利用 > 完成工程

修缮一新 福州文庙复迎客
来源:海峡都市报 | 2004-09-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593

    福州文庙第四期修缮工作2004年9月下旬进入尾声,新增泮池、泮桥和四配、七十二贤等系列景致。9月28日,福州市将在文庙内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祭孔大典。据悉,这次修缮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共投资约200多万元。今后文物部门还将按原样修复前院两侧的名宦祠和乡贤祠。

 

    在经过前三期修缮后,这次文庙又新增添了几处建筑。沿街的棂星门前,增修了三级台阶,使棂星门和街道中间隔开了一小段距离。进门后,便看到已经完工的用白石修砌的半圆形泮池和泮桥。这是文庙的特有建筑,也是文庙区别于其他寺庙的特征,更是当时读书人荣耀的象征,因为只有获得了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才能从泮桥上昂然而过,是名副其实的“功名桥”。

 

 供文人举子过的“功名桥” 

 

文庙四配

 

七十二塑像

 

文庙碑刻

 

    在大殿后方则悬挂着四块大约4平方米大小的蓝底金边匾额,写着“仰之弥高”四个金色大字。这四个字的来历还颇有传奇色彩。清代咸丰元年重修文庙时,很多读书人写的这四个字都不尽如人意。这时一个农夫走过来看热闹,有人厌嫌地说:“你一个农民能看懂什么,有本事你来写。”哪知道这农民当仁不让地走上前,拿过一个扫把,饱蘸墨水,“仰之弥高”四字一挥而就。只见这四个字厚重丰满、气势不凡,让围观的众人叹为观止。而如今这四个字则出自福建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之手。 

 

    福州文庙始于唐大历八年(773年),观察使李椅移建于现在的圣庙路。宋代太平兴国年间,转运使杨克让始作文庙。此后福州文庙不断扩展,有经史、御书、稽古三阁,养源、议道、驾说三堂,以及十二斋舍、杏坛、射圃等。福州文庙经宋、明、清的三次大火,范围大大缩小。现存文庙是咸丰元年(1851年)重建,咸丰四年(1854年)修成,其建筑充分体现清代宫殿式建筑的风格。其规模在全国也算是比较大的。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修缮,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何立峰、练知轩等领导多次到文庙调研,使修缮工作进展顺利。 

 
    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之间的空地已经由原先的混凝土地面改为由石头铺就,凸显出古意盎然。大成殿内孔子的青石坐像位于大殿正中,左右两侧新增了颜回、曾参、子思和孟子这四位儒家学说著名继承者的青石雕像,称为“四配”。大殿两侧排列着孔子门下72位杰出的学生的雕像,称为“七十二贤”。孔子与“四配”之前陈列着从北京文庙仿制来的各种祭器和礼器。大殿上方悬挂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为文庙题写的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等。这些也是从北京文庙仿制来的。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