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沈阳(奉天)文庙遗址 > 传奇历史

沈阳古城街区的建筑
来源:沈阳建筑图史:名城印象 | 2011-08-0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6906

沈阳古城街区

 

    从战国燕建候城,到辽代建沈州城,再到明朝扩建沈阳中卫城,直至清朝拓建沈阳城,沈阳古城由小到大,由土筑到砖砌,样式在改变,功能也在增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墙、城楼、城门、街道、广场在各自不同的年代陆续得到建设,改变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随着城市的扩建,城市的街道在岁月中流转、延展、变迁。它追随着历史的沧桑,叠印着一代代人的足迹,让我们真切感知城市所具有的生命韵律和不竭流动的血脉。
  

    沈阳拥有较为像样的城墙应始于辽代。辽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候城旧址上建立了一座新城,新城的城墙用泥土夯成。因新城设在当时沈水(浑河)之畔,而名之为沈州。明代,沈阳为中卫城,明洪武年间守城的指挥官为加强对女真的防务,将土城改成砖城,城四周设立东、西、南、北4座城门。沈城的城市建设从明代开始有了飞跃。砖城的建设、城门的完善使城市的防御功能趋于完备,而十字街的确立开始了街区的划分。到了清代,又对沈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4门为8门,改十字街为井字街,之后城区的规划更为清晰。到了民国之后,随着沈阳的开埠及日本的侵占,沈阳古城之外,商埠地、“南满铁路附属地”及铁西工业区逐次形成并发展开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沈阳的城区在扩展,街区在不断变化着。沈阳古城街区的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它所留下的历史遗迹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沿革。在某种程度上说,从沈城的变化中便可以领略和勾画出沈阳历史的轮廓。
  
   

    沈阳古城(1)

    今天的沈阳市是在燕、秦、汉的候城遗址上发展起来的。从候城到沈州、沈阳,发展成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战国燕于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97年开边建郡时在辽东郡中设候城县。“候”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有“保护、护卫”的含意。候城作为临近辽东郡中部长城的边戍之城,在沈水(今浑河)之北的高地之上,建起厚墙高堡的古城,确有伺察动态、瞭望敌情、护卫边境的作用。候城初创,规模很小,几乎是一个筑城建塞的大军营。除戍守之军旅,原住民极少。后来局势稳定,便不断有移民商贾来居,贸易日盛,设施完备,渐具完整的城市面貌。
  

    候城之后,辽金在此设置沈州直至元建沈阳路。元朝沈阳古城为夯土方城。明建沈阳中卫城,并于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土城改砖城,规模为:城周9里10余步,高2丈5尺;外围有两重护城河,里面的宽3丈、深8尺、周长10里30步;外面的宽3丈、深8尺、周长11里有余。4座城门位于城墙中间,封起城楼,建瓮城。城内东西、南北十字交叉两条大街,直通各门。1631年(后金天聪五年)清扩建沈阳城,城墙加高1丈,厚1丈8尺,女墙高尺,周长增加到9里332步,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城门4个改成8个。各城门上有3层明楼,城墙4角有3层角楼。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沈阳改称“盛京”,满语为“谋克敦”(兴盛之意)。同时8个城门的名称定为: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德胜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小西门)、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门额外书满文、内书汉文。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又在城墙外增筑圆形墙——关墙(也称缭墙、边墙),墙上也开8门,即8个边门。至此,内方外圆、两重城池、“8门8关”的沈阳古城形成了。
  

    清以后,沈阳曾几度易名,继1634年沈阳城改称“盛京”后;1644年清入关定都北京,沈阳为“陪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1664年沈阳作为“奉天府”首县变成“承德县”;1913年,“承德县”改称“沈阳县”,属奉天省辽沈道;1931年沈阳被日本人强改为“奉天市”;解放后改为沈阳市。沈阳古城的城墙、城楼、城门、角楼等随着岁月的流逝陆续破损继而被拆除。
  

    抚近门
  

    又称大东门或大东城门,是清初皇太极拓展沈阳城时开辟的8座城门之一,1631年建成,为3层围廊式建筑。城门台高3丈5尺,阔1丈8尺,内外两侧砌有7尺5寸高的女墙和60个垛口。城门上有城楼3层,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3间,进深2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门,上嵌“抚近门”匾额。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修。光绪末年,抚近门、内治门皆摧圮,城上各楼亦先后破败。1936年被拆除。1998年,沈阳市人民政府重修了仿清抚近门,成为沈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怀远门
  

    又称大西门或大西城门,为方城式砖石构造,城门上筑有3层城楼,又称明楼或敌楼。歇山顶,周围廓式,面阔3间,进深2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门,上嵌“怀远门”匾额,内书汉文、外书满文。城楼周围筑有7尺5寸高的女墙,设有60个垛口。
  

    西北角楼
  

    沈阳明清古城墙外围的西北角楼,坐落在盛京城护城河西北的对岸,是砖城的西北角楼,建筑为3层,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3间,进深两间,故称西北角楼。1905年3月,日俄奉天会战中,被侵略者炸毁。2000年8月,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出资,利用保存下来的部分墙体“修旧如旧”,重新修复了盛京古城的西北角楼。

 

    沈阳古城(2)

    瓮城
  

    瓮城指建在城门之外、与城墙连为一体、高度与城墙相等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瓮圈。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清末瓮城形似“凹”字形,两侧的墙与城门洞的墙相连,围墙东西各辟一券洞门,入城的人须由瓮城门经主城门方可入城。沈阳的8座城门都建有瓮城,每座瓮城都由1个主城门和2个瓮城门组成,门上各建成敌楼。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沈阳中街
  

    中街,是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四平街”“中街路”,为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横卧在沈河区中心。清初,改建沈阳中卫城为都城之时,改十字街为井字街,在钟、鼓两楼间辟为商业街,取四季平安之意定名为“四平街”,全长580米,宽约12米。1906年改建为石子马路。中街的百年老店百余家,闻名沈城,有老字号中和福茶庄、吉顺丝房、萃华金店、亨得利钟表眼镜行、天益堂药房等。
  

    如今,中街是沈阳最繁华的街区,两侧商厦鳞次栉比,街面铺上了彩砖,改为步行街,成为沈阳又一处靓丽的城市新景观。200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著名商业街”。
  

    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位于古城中最繁华的四平街(今中街)。钟楼位于现朝阳街与中街交汇处,鼓楼位于正阳街与中街交汇处。钟楼和鼓楼建于1637年(清崇德二年),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高约5丈5尺,楼为方形构造。两楼之间相距580多米,在东西南北4面各设孔门,台顶四周建有女墙和垛口,台上是两层檐砖木结构青瓦歇山顶方形大亭。顶层悬钟、挂鼓,二层置碑志,来往行人从下层十字孔门穿过。老沈阳人有“人从碑下走”之说。 钟、鼓两楼与8座城门楼、4座角楼交相辉映,其建筑十分壮观,可与盛京故宫建筑相媲美。1937年,钟、鼓二楼因城市扩建被拆除,但其遗址作为地名沿袭至今。
  

    市府广场
  

    位于沈河区市府大路与惠工街、青年大街、小西路、北京街的交汇处。这里原为空地,1907年日中合办的马车铁道在这里设站。京奉铁路修建后,1911年在此设京奉新站,并形成站前广场,日本人称为“中心广场”。解放后,沈阳市人民政府设在广场西侧,所以称市府广场。
  

    经过不断修整改造,现今广场整体呈长方形,总面积约66200平方米。广场由3部分组成:升国旗区域、市民休闲区域、南广场区域。2006年,沈阳市府广场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奉天满铁附属地
  

    全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附属地”,简称“满铁附属地”,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的中部西侧。
  

    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部支线,并占用铁路东西两侧土地为“铁路用地”,约10700余亩。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长春到大连段铁路称为“南满铁路”,归“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管辖,铁路两侧遂改为“满铁附属地”。


    之后,日本侵略者又强行圈占铁路西段北部民地500亩(太原街至西塔地区),在十间房一带(今北市场)强行侵占民地165亩……至1936年,“满铁附属地”面积为平方公里。
  

    日本侵略者规划以“奉天驿”(现沈阳站)为中心的放射形市街,并擅自把附属地内33条街道的中国街名改为日本街名:中间为“千代田通”,南侧为“平安通”,北侧为“浪速通”。整个附属地新市街为棋盘形的街道。1938年伪奉天市公署将“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大部分合并为“大和区”。界址是:东至三经路路西,南至浑河,西至铁西区兴工街路东,北至长大线铁路,总面积平方公里,区下设45个分区。

 

    沈阳古城(3)

    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大和区改为和平区,后由国民党接管了这块土地。直到1948年和平区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中山广场
  

    位于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交叉处。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8年日本人在此建“日俄战争纪念碑”(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其拆除)。1919年改为“浪速广场”。1945年,更名为中山广场。新中国成立后在此举行第一次国庆活动。1969年改名为红旗广场,并建革命纪念雕塑群像。1981年恢复中山广场名称。它历经日伪、国民党统治和文革时期,见证了沈阳的百年历史。
  

    广场面积约26000平方米,呈圆形,以广场为中心,周围辐射出几条街道,是典型的日本风格。周围有欧式和日式风格的旧建筑8座,形成了中山广场周围独特的建筑群。
  

    中山路
  

    原名“昭德大街”,是沈阳著名的马路之一。与太原街、胜利大街、南京街及和平大街、北三经街等南北干道相交,成为沈阳东西主干道之一。始建于1912年,1919年被日本人改为“浪速通”,并开始在街道两旁修建各种建筑,在中山路从今日胜利大街到和平北大街的一段两侧,修建了大量的欧式风格建筑。1929年,陆续改成沥青路面,人行道为土路。解放后,中山路经多次维修改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20世纪30年代,金融机构多会聚于此,成为当时与上海外滩相媲美的大街。
  

    中华路
  

    始建于1910年,当时称沈阳大街,日伪时期改称“千代田通”,1945年抗战胜利后定名中华路。这条路是日本人在通过火车站(今沈阳站)与胜利大街垂直的中心线上修筑的。沈阳大街向东与商埠地十一纬路相接,进而连通大西关马路,成为沟通“附属地”、商埠地和古城区的主要东西干线。今胜利大街、太原街、南京街、和平大街等南北主干道与其相交。初建时是块石路,1927年陆续改成沥青路。解放后,中华路进行多次维修。1986年在太原街和中华路的交叉口上修建过街桥。中华路西起胜利大街,东到和平大街,车行道长1406米,宽24米左右。
  

    民主广场与民主路
  

    民主广场位于和平区民主路、太原街、南二马路和裕民胡同的相交处。始建于1922年,当时称“平安广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该地为军事用地。1935年在广场东侧修建“平安座”。国民党时期称“中正广场”。解放后改称“民主广场”,并进行维修改造,在广场中央建一座3个少女与和平鸽的雕塑,旨在突出和平区区名的主题。后因修建太原街地下商业街重新进行改造。
  

    民主路位于和平区中部、沈阳站的东侧。东起和平广场,西至胜利大街。2002年7月,开始改造修缮,全长1743米,宽22米,两侧人行道宽5米。
  

    胜利大街
  

    今沈阳站前南北大街。原名铁道大街,始建于1902年,全长1100米,是沙俄在“铁道用地”上较早修筑的一条土路。1907年,中日合办的马车铁道与铁道大街北端相接。1909年奉天驿(今沈阳站)建成后,马车铁道延至站前,火车站-老道口段改为块石路,铺有铁轨通行马拉铁道车。1912年,日本人把铁道大街南端延伸至南五马路并改为碎石路。1925年拆除北段马车铁道,改建有轨电车道。解放后,1949年5月翻修南五马路路段成沥青路。1957年取名胜利大街。后经多次扩建和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胜利大街是沈阳市主要南北干道之一,也是主要东西干道的汇合道。
  

    太原街
  

    太原街北起中山路,南至民主广场(平安广场),全长3950米,是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区。1898年,沈阳火车站前沦为沙俄的租界区,“西四条街”成为太原街的前身。1919年“西四条街”被日寇冠名为“春日町”。解放后这条历经沧桑的百年老街才被正式称为“太原街”。
  

    19世纪初,仅有十几家油盐杂货店铺。发展到今天,太原街已经拥有数百家临街店面、十几座现代化大型商场、数个国内闻名的大型专业市场和一条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这里的日客流量达到百万,日交易额过亿,成为沈阳名副其实的商业繁华一条街。
  

    和平广场与东北解放纪念碑
  

    位于和平区和平大街与新华路、民主路的相交处,总面积为18521平方米,始建于1932年,当时称朝日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崇德广场,解放后定名为和平广场。
  

    在和平广场正中央威严矗立着一座标志着东北解放40周年的纪念碑。 此纪念碑采用三角亭式碑形,总高度为米。主碑高25米,设计为变形的三角形子弹,碑体均用汉白玉装饰,主碑下部三面刻有三个相连的英文字母“V”和4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浮雕,“V”是英文“胜利”一词的首字母,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简洁的图案意喻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及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和美好祝愿。
  

    铁西广场
  

    位于铁西区建设大路和兴华街相交处,总面积约14307平方米。该广场始建于1935年。1943年由奉天驿(沈阳站)经南五马路通往广场的有轨电车道从环岛中间穿过,把环岛分为两半。解放后,1973年拆除有轨电车轨道,改为无轨电车绕岛而行,环岛两半合一。之后广场经多次改造。广场分4个路口,各种机动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铁西区政府、法院等机构坐落在广场周围。
  

    建设大路
  

    也称南五马路,始建于1935年,当时为沥青路面。1942年铁西广场以东路面铺设铁轨,通行有轨电车,1952年全面翻建。1979年10月拆除有轨电车轨道,改成沥青混凝土路,通行无轨电车。街心设绿化分车岛,快慢车分行。车行道长5900多米,宽31米,该路是城区最主要的东西干道之一。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