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贡院 科举

赋税甲天下 科第冠海内——探寻江南地域文化演进的路径和特色
来源:光明日报 | 2011-10-2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985

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一代灵秀聪颖之士

 

    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才荟萃互相辉映,社会相对安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堪称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缩影。长期以来,江南地域文化一直备受国际学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将立足于地域视野,在鸿篇巨幅的历史长卷中,通过运用历史地理学与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江南地域历史文化进行穷原竟委、细致入微的考察,以呈现其发生演进历史与内在特质规律。课题以时代为经,分为四个子课题。

 

    一是从尚武好勇到斥力崇文:江南地域文化的移易与转型——先秦秦汉六朝时期。秦汉以至孙吴时期,是江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转折期。南朝是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和江南社会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是江南地域文化转型以至繁荣时期。江南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又自觉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统绪,展现出向地域之外的开放性超越,从而为后来新的统一帝国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从气尽山空到国命所在:江南地域文化的底定——隋唐宋元时期。隋朝统一,以迄盛唐,作为六朝政权核心区域的江南,政治上受到刻意的抑制。“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朝市改”,政治上的冷落反而带来了社会的安定。江南凭借着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安史之乱后承担起维系国命的重担,“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江南成为全国财政经济重心,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由此形成。社会局势的长期安定、财政经济上的强势,使“江南”这一地域概念也从秦汉以来广义长江以南地区,逐渐演变成专指今苏南浙北的狭义的江南。唐末五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藩镇割据、军阀混战,而江南地区却保持着持续发展,五百年不见兵燹。北宋时期,全国政治中心虽然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江南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地域优势,以至北宋灭亡后,江南之地还能够维系南宋命脉近150年,为保存中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蒙元时期,江南社会依然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此后的地域发展及对全国的贡献奠定了基础。

 

    三是从赋甲天下到冠绝海内:江南地域文化的辉煌——明至清前期。明清时期江南享有崇高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也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江南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先进生产关系的萌芽由此产生。江南商品生产发达,商品流通规模空前,全国各地地域商帮云集。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一代灵秀聪颖之士,江南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文奥区。“不识大魁为天下公器,竟视巍科乃我家故物”,明清两代,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进士诞生在江南。科考名次江南人最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榜眼、探花更不在少数,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其时,江南的城市化迅速发展,涌现出大批市镇,形成全国少见的城镇群,都市文化引领全国。江南对外交流居有地利之便,布列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先后与日本、欧洲等地保持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高度繁荣的经济和在全国独特的地位,使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文化艺术逐渐成长,江南的学术文化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藏书刻书家和各类学术大师,诗文书画戏曲成就独领风骚,学术流派众多,成就显赫,他们将学术研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社会思想、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言论,走在时代前列。

 

    四是从丰亨豫大到半壁江山:江南地域文化的近代演变——清后期至民国。晚清以来,江南地域文化的演进集中反映了中国“千百年来所未有之大变局”。北洋时代,江南是中国的经济核心地区,又是地域文化特征明显有别于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派文化”的“海派文化”基地。在南京国民政府时代,江南地区更成了这个政权的政治、经济、教育、财政基础。江南地域文化事实上是当时的主流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发展特色,始终与时俱进,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领先性等优势。江南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清晰地透视出中国现代与当代文化的来龙去脉。

 

    江南地域在文化、艺术、教育等各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南民众在精神上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且这种自我意识还得到全国其他地域民众的认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超、经济发展强势、民众生活富裕、教育科举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局势安定,生活精细、语言绵软、民众文弱、工于心计、处事精明、善领时尚,已经成为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江南印象。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