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的同步发展

清代科技的衰落与儒学
来源:本网 | 2014-10-3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060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至清中期,开始出现转折而衰落。关于中国科技为什么在清中期之后衰落下去,这一问题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讨论,其中有些人把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归咎于儒学。笔者以为,分析中国科技在清中期之后的衰落,应当从清代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科技文化政策等诸多方面寻找原因,当然也应当具体分析清代科技的衰落与清代儒学的关系。


    论及清代学术,梁启超曾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是指儒学的自我批判;“以‘复古’为其职志”,则是指清代儒学的主要特征。


    明清时期有不少儒家学者研究科技,即使到了清中期也出现过一些对科技有所研究的大儒。乾嘉学派“以‘复古’为其职志”,致力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其中也包括了对于古代科技典籍的整理,而且所编修的《四库全书》还收录了一些西方科学著作,表明乾嘉学派对于科技的重视。因此,很难把清代科技的衰落归咎于清代儒学本身。至于清代儒学“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则是儒学的进步,更不可能阻止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魏源撰《海国图志》,在系统介绍当时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的同时,对西洋兵器以及包括哥白尼日心说在内的近代天文知识也作了详细介绍,并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形成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救国”思潮,直至民国时期。期间,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儒学与西方科技联系在一起,说:“《中庸》‘天下至诚’,‘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是西学格致之义也。《大学》‘格致’与西人‘格致’绝不相涉。……凡此皆圣经之奥义,而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大量以“格致”题名介绍西方科技的著作。直至1897年,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其中的“理学门”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最早使用了“科学”一词,从而实现了从儒家“格物致知”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儒学虽然仍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但缺乏新思想的创造动力;他们对于古代科技典籍的整理,实际上并没有转化为对于科技的研究;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但最终没有能够挽救中国科技的衰落。不可否认,在这一时期的儒学发展中,也有过一定程度的学术繁荣,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学术大家,但终究没有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新思想,缺乏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大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衰落了,儒学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衰落了。


    所以,在清代科技的衰落与清代儒学之间,可能不是清代儒学阻止了清代科技的发展,而是清代儒学由于自身的衰落,无法像汉代儒学那样促进古代科技体系的形成,也无法像宋代儒学那样促进科技达到高峰,所以在面对清代科技的衰落时,纵有各种各样的努力,也终究不能阻止科技的衰落。


    清代科技为什么会衰落?这固然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同样,清代儒学为什么会衰落?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儒学的衰落与科技的衰落为什么都发生在清代?儒学的衰落与科技的衰落二者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这更是讨论清代科技的衰落与清代儒学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古代科技伴随着儒学一起发生、发展,直至宋元时期一起达到高峰之后,在清中期后伴随着儒学一起衰落下去。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和关联性。当然,这种同步性和关联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古代科技的发展只是依赖于儒学的发展、儒学发展是古代科技发展的唯一动因。科技的发展有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且,文化本身的发展、儒学的发展也最终取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因素。即使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的影响看,除儒学外,道家道教以及佛教都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儒学、佛教、道家道教三大体系都对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着影响。但是,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对古代科技的影响应当是首位的,从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的文化原因。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儒学发展的同步性和关联性表明科技与儒学二者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兴衰与共的密切关系。

 

作者: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乐爱国

 

责任编辑:Luffy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