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儒学复兴潮 领航三十年(下)
来源:中国孔子基金会 | 2014-09-1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044

扩大学术阵地  儒学走向世界

    孔子是山东的,孔子是中国的,孔子也是世界的。打开国门,与世界共享这份精神财富,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的重要职责。

    1988年10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邀请,在德国波恩举办了题为“儒学与当今世界”国际会议。到会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余位学者,就东西方传统文化研究与孔子文化的世界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这是中国民间团体第一次踏出国门,与国外学术组织联合举办的儒学会议。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儒学研究跨出国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9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总部迁往北京。立足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深厚文化基础,借助首都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基金会与国际儒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顺畅与频繁。

    同年10月,恰逢孔子诞辰2540周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在北京、曲阜两地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与学术讨论会,主题确定为“孔子、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对现代化社会的影响”。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学术会议,历时4天,1000多位国内学者和300余位国外学者,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提交学术文章180篇。

    在这次会议以及1994年举办的更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交流大会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接见了部分知名学者并做重要讲话,阐明了对儒学以及传统文化高度重视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学者们的信心,将儒学研究向更加深入和更为广泛的领域推进的动力更加强劲。

    借助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首都北京的高端平台,基金会频繁组织多种类型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形式活泼,主题集中,贴近实际,研究深入,期间配合会议交流,整理出版各种文集、著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赞誉。

    1994年10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筹办和发起成立了另一个国际性学术团体——国际儒学联合会。这一组织的诞生,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儒学研究和人类文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国际儒学界来讲,这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了解并接受,彰显了儒家学说对人类最深切的关爱。

站在时代前沿  助推民族复兴

    以不断的努力打造自身的实力,中国孔子基金会以其文化学术权威性和高度敬业精神,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支持,先后得到王光英、包玉刚、李嘉诚、汤恩佳等著名人士及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的捐赠支持。

    作为孔子的故乡,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播,1996年8月,由山东省委主导,将基金会的办事机构从北京接转到山东,落户于济南。山东省委书记的赵志浩亲自担任会长。

    山东省委的直接关怀,给中国孔子基金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继续组织国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提高学术层次和品味的同时,更加注重普及性研究,学术研讨更加灵活多样;注重面向大众的宣传,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入千家万户。(具体示例需要梳理并确定)

    2004年3月,国务院基金条例颁布,中国孔子基金会的组织结构有所变化,但是依然坚持研究孔子、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以研究儒学、普及儒学并推动儒学走向世界为己任,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三十年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儒学研究已经跨越了地区的界限,各地的孔学堂迅速铺展,为传统文化热潮推波助澜。以山东为核心,向全国辐射的传统文化传播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贵州、在长春、在广东……各种类型的学术研究与民间普及活动频繁展开,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楼大厦的拥挤下,射出古老的光辉,渗透国人的脊梁。

    儒家所倡导的“和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从2008年起,中国孔子基金会开展了“孔子文化世界行”活动,让世人认识和了解了孔子文化的人类共同价值,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齐鲁文化的恒久魅力和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2009年,中国孔子基金会组织儒学专家、历史学家、雕塑绘画艺术家及孔氏后裔等人士,对孔子形象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推敲,并于9月23日,也就是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的前夕,向全球公布了孔子像。这位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位令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古代先贤,以中国人的谦恭温婉之姿,以山东人的忠厚慈祥之貌,向世界传达着来自古老东方的文明与智慧。

    就在同一天,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奖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这一形象。

    2014年3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兰陵县政府共同设立了“兰陵文化专项基金”,用于研究、挖掘兰陵地方文化,研究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大儒——荀子的思想价值。这既是对荀子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功在史册的文化盛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开创了崭新的模式。

    站在时代的前沿,中国孔子基金会肩负儒学研究的责任与使命,秉承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厚爱,扎根齐鲁,面向世界,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劲力量,用自身扎实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助力民族的复兴。

    这是一种期待,更是一个前景!

 

责任编辑:张沛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