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 > 保护利用

孔庙国子监碑林换新家
来源:本网 | 2011-11-0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1040

孔庙十三经石碑修缮工程近日完工,新建的展厅宽敞明亮

 

    孔庙十三经和进士题名碑“新家”装修后,今天正式开放。原本破旧的进士题名碑遮雨棚被防火的新棚替代;康熙御笔大学碑也以“正脸”示人;国子监院内的189块十三经石碑每块都配了专用冷光源射灯,打亮正脸儿。


  市文物部门透露,最快明年内,包括这些石碑在内的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所藏的400余块石碑,将集体“上网”,实现碑文数字化。届时,世界各地的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细品这些文物精品。


  198块进士碑住进阻燃棚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400余块历代石碑,其中最聚人气儿的当属进士题名碑林。这198块进士题名碑立于孔庙院内的石碑中,有元代3块、明代77块、清代118块,记录了51246名进士的姓名和籍贯等信息。几乎每一位游客都要在碑林中寻找历史上有名之士的名字,如于谦之名在西侧后一排;袁崇焕之名在东侧东数第三碑;林则徐之名在西侧后二排西数第三碑。


  “以前也有遮雨棚为石碑遮遮尘,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当时使用的材料均为非阻燃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修缮工程拆除了原有棚架,梳理了地下埋藏管线,重新搭建了防火阻燃的新棚子。“所有钢材至少刷了三遍防火漆。”


  大学碑搬家“脸”朝外


  与进士题名碑齐名的,当属“十三经碑林石刻”,共计189块,再加上“大学碑”共190块。这些碑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我国惟一完整的十三经石刻。原本它们都位于国子监六堂内,1956年“搬迁”到国子监与孔庙间的筑室内。后因国子监改为首都图书馆,因此碑林立于此处至今。


  如今,曾经昏暗的筑室换了新颜,石碑首次住进了恒温、恒湿、声控冷光源封闭的屋子。亮堂的展厅内,几乎每一块石碑都对应有一盏射灯,屋顶也改为传统藻井样式。“十三经的保护棚外还专门装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歇山门,使整体环境更加协调。”


  在展厅最北侧,大学碑首次“归队”。原本,这块数十吨重的石碑位于十三经展厅外,刻满字迹的一面朝里摆放,无缘与观众见面。此次为了更好地展示并保护这件大家伙,工作人员耗时一周时间,才将大石碑挪了2.5米,刻满字迹门面也首次朝外,方便观众参观。


  模糊碑文明年网上补全


  虽然搬了家,洗了脸。然而记者观察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石碑表面文字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字迹因游客抚摸次数过多已脱落。


  未来,这些遗憾将得到弥补。博物馆将采用电子播放和触摸显示屏的方式,实现所有碑文的数字化,并将模糊碑文网上补全,方便观众查阅学习。


  “馆里已经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开始根据现存碑文,对比历史文献,整理抄录碑文。预计实现碑文数字化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目前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毕,正等待审批。”孔庙国子监有关负责人说。

 


    进士题名碑林


    进入北京孔庙的先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侧的进士题名碑林。碑林包括198座石碑。各座石碑的大小相差无几,一般是高约3米,宽约1米;碑额纹饰有的是二龙戏珠,有的是灵芝、流云。进士题名始于唐代。据说唐代士人韦肇考中进士后,曾乘兴题名于雁塔。后人就把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进士题名碑

 

 


    北京孔庙里的进士题名碑,始于元代。皇庆元年(1312年)开科取士,把新科进士的姓名刻石立于太庙,以显示他们的荣耀。自此以后,科科如此。明代时,内臣(宦官)阮安把元代进士题名碑上的刻名磨去,重新刻上当朝进士的姓名。因此,元代的进士题名碑今已不多见,仅存的三座还是清代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校长)吴苑掘地时所得。


    明代进士题名碑自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起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止,共77座。清代进士题名碑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起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止,共118座。在这些碑上题名的一共有元、明、清三代进士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人。


    进士题名碑的碑文内容,大体是考试的时间、中式的人数、前三名所赐特殊学衔的名称以及所有中式者的姓名和籍贯。仅以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也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科)为例,这座碑的碑额上大字书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五月廿一日策天下贡士谭延闓等二百七十三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用兹告示。”碑身横分为若干排,每排有若干进士的姓名,姓名下刻某省某县人。如第三排第十名属第二甲,上面刻的是:“沈钧儒,浙江秀水人。”据此可知,沈钧儒先生和谭延闓是清代最后一次最高级科举考试的“同年”。这科会试的第一名是谭延闓(会元)。殿试的前三名是: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碑上谭延闓和刘春霖所以都列第一名,是因为当时最高级的考试分会试和殿试两步进行,谭为会试第一名,刘为殿试第一名。

 

    十三经碑林石刻


    《乾隆石经》亦称《清石经》,即《石刻十三经》碑。中国最后一部官刻儒家石经。中国仅有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位于东城区孔庙西侧夹道。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动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刻成。原立于国子监六堂。1956年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馆址,《石刻十三经》碑群被迁出六堂,置于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的夹道里,后加盖屋顶,对外开放。


    碑石:经文碑189通,共63万余字。其中《周易》6通,《尚书》8通,《诗经》13通,《周礼》15通,《仪礼》17通,《礼记》28通,《春秋左氏传》60通,《春秋公羊传》12通,《春秋谷粱传》11通,《论语》5通,《孝经》1通,《尔雅》3通,《孟子》10通。碑制均为圆首方座,高 305厘米,宽106厘米,厚31.5厘米,额篆书:《乾隆御定石经之碑》。碑文楷书,两面刻,每面分6截写。乾隆《刊石经谕旨碑》1座,形制同经文碑。乾隆《石刻蒋衡书十三经碑序》碑2通,满、汉文各1通,额篆书《乾隆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首题《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书。相关碑刻:乾隆帝《说经文碑》16通,高405厘米,宽136厘米,厚45厘米,方首方座,额篆书:《乾隆御制说经之文》。石刻《蒋衡写经图》,高110厘米,宽41厘米,线刻人物画,标题为冯敏昌隶书《蒋湘帆先生写经图》,图后有蒋衡行书七绝2首,署名“拙老人”。


    “十三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十三经”,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三部经典。曰《周易》,曰《尚书》,曰《诗经》,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曰《春秋左传》,曰《春秋公羊传》,曰《春秋谷粱传》,曰《孝经》,曰《尔雅》,曰《论语》,曰《孟子》。

 

修缮前的孔庙十三经石碑

 

 


    孔子以前,因为存储和传播手段的问题,虞、夏、商、周诸代的文书,完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很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殷墟甲骨文和金文大量发掘出来的时候,李济曾感慨地说过一句话:“这些东西,孔圣人都没有看到过!(大意如此)”由殷墟的发掘,证明了《史记》中关于三代的很多记载,并非妄言和传说,殷商的历史才成为信史,但殷商之前的历史,仍需考古的发掘来进一步证明和确认。


    所以,孔子在自己的年代,根据自己能掌握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对先周的书籍进行编辑和修订,形成了《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以此五经教授弟子。


    唐时,将注释《春秋》的三家,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列为“经”,将《礼》分为《周礼》、《仪礼》和《礼记》,由此,“五经”变为“九经”;唐文宗开成年间,为加强对太学生的教育,在“九经”的基础上,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十二经”,并刻石立于太学,这就是著名的“开成石经”,现存于“西安碑林”,为国家重点文物。


    南宋时,将《孟子》也列为“经”,至此,“十三经”之体完备。


    蒋衡书写“十三经”


    清朝康乾年间,江苏金坛有个叫蒋衡的书生,工于书法,但举业却屡试不中,遂无意于科考,而专研书法,醉心游历,后,曾入川陕总督年羹尧幕府做事,期间,蒋衡偶游西安碑林,看到了“开成石刻十二经”,但他感觉“开成石经”一来不完备,二来书写杂乱不齐,且失于校核,就立志要书写一部“十三经”。

 

蒋衡

 


    从雍正四年(1726)至乾隆二年(1737),蒋衡焚膏继晷,历时12年,写成了近63万字的“十三经”。后被一江南富商重金购得,并精心装裱成册,乾隆五年(1740),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此经奉献给乾隆皇帝,翌年,旨授蒋衡为国子监学正。


    乾隆五十六年(1791),特旨钦命和坤、王杰为总裁,董浩、刘塘、金简、彭元瑞为副总裁,并派金士松等八人随同校勘,将蒋衡手书十三经“刊之石版,列于太学”,定名为“乾隆石经”,经文全部石刻189块,加“谕旨告成表文”碑1块,共190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雄强茂美,其精确、完美,都优于唐朝的开成石经。


    “乾隆石经”刻成后,立于国子监东西六堂,后于1956年,迁于孔庙与国子监的夹道内,一直到今天。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