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所有孔庙 > 通州三教庙

通州三教庙
来源:本网 | 2011-08-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3585

三教庙的文庙大成殿和燃灯佛舍利塔

 

    古通州城,这个自古以来,开放发达,人文荟萃,国内国外,三教九流,全国各地方言乡音不断的地方,有一相当奇特的建筑景观——三教庙,即儒、释、道三家庙宇宫观同居并存,又和睦相处的人文建筑,且与官署相伴。

    

    佛教的一庙一塔

   

    通州建置,自北齐以来,郡县治所,一直位于旧城北门内西侧。金天德三年(1151)设通州治于此,直到一九五八年拆除,另迁新址。古代通州为多条河流下梢,每逢雨季,三面来水,经常闹水灾,按当时的风俗信仰,于北周晚期在四河交汇的高岗之地,也即潞河西岸不远处,建燃灯佛舍利塔一座,用以镇河神而靖水患;塔正建在县衙西北侧,塔下之庙,便是佛教的佑胜教寺。此寺一进院落,山门殿三间,正殿三间,有民国时石碑一通,记八国联军毁寺破塔罪行。

 

佑胜教寺正殿

 

    佑胜教寺,又称“塔庵”,始建年代应早于燃灯佛舍利塔,据介绍,早期佑胜教寺的寺庙规模相当的宏大,经历代岁月,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大光明殿,一棵古树和一座标有“燃灯佛塔”的大香炉,殿内里面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

 

    燃灯佛是过去佛中最著名的,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掲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期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佑胜教寺西侧的小院内,便燃灯佛舍利塔,因塔身正南券洞内供奉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而得名,也俗称“通州塔”。此塔始建于北周,据传说,古代通州境内多河,河中有妖怪,经常兴风作浪闹水灾,于是在城中最高处建造了这座镇河塔,用以镇河神而靖水患。后来的唐、元、明、清诸代曾不断复建、重建和修缮过,现存的塔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修建的,因为受到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年的破坏,最近的一次修缮是在1985年。

 

    燃灯佛舍利塔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由须弥座、十三层塔身与二层莲台塔刹三大部分构成,塔身挺拔陡峻,层层砖雕斗拱合度精细,其塔座上所嵌的佛、兽和各种纹饰等,虽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的磨难,保留部分仍能看出曾经的精美,而且每椽端、仔角梁都悬挂着铜铃。

 

古塔凌云

 

    燃灯塔全高56米,为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令人叫绝的是,燃灯塔与古运河相距几百米,却能塔景垂映运河。昔日运河中过往的漕船商舟远远就能望到,故燃灯塔系运河北端的标志,也是古通州的地标,因而有古人“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的诗句。塔西还有“古塔凌云”碑刻,曾为明代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云”即指此处。

 

    京杭大运河沿岸有四大名塔:杭州的六和塔,扬州的文峰塔,临清的舍利塔,然后就是通州的这座燃灯佛塔。

 

    通州文庙

   

大成殿内供奉孔子牌位

 

    元大德二年(1298),在州与县衙西侧,建文庙,供奉至圣先师,跨有东西两院,紧挨衙署,此庙建筑年代,比北京成贤街文庙早四年时间,从建成之日算起,至今巳近二十次重修扩建和翻修。庙内孔子像曾毁于八国联军之手。

 

    通州文庙坐北朝南,长一百五十米,宽五十米有余,中轴线下埋有金水桥。大成殿五间,进深三间,歇山筒瓦顶,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拱,明间四攒,次间及稍儿间各递减一攒,山面六攒,和玺彩画,井口天花天鹅图。今仅余大成殿一座。

 

    道观紫清宫

 

紫清宫的正殿

 

    明代中期,在佑胜教寺东,文庙左后侧,又建道教宫观紫清宫,由都人会同州人一同捐建,供奉太上老君,俗称红孩儿庙,因其殿壁所绘红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之故。一进院落,现只剩山门一间,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加山门前古槐一株。

 

    三教庙以文庙居正位

 

    三教庙的布局,体现了儒家、道家、释家三教逐渐融合的历史,并显示相互承认的心态,即是一部宗教史,也是一部思想史。佛教认为:修行的第一要素即是割断红尘之缘,与世无染,故其庙宇多选址秀峰佳林,湖沼流泉,风景秀丽之处,以利清修。入山修道是道教的传统,属取法自然的宗教,也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青城山天天师洞楹联)”。其对修行环境的苛求程度,远胜于佛教。儒家自孔孟以来,积极入世,讲究维持封建旧制,维持古今正统,也即君臣上下,君子小人之分,后经宋明理学的发挥发展,儒家更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已任,也因此成为封建统治者一直利用的宗教式学说,奉为不二法则,其积极入世的思想与佛道两家风马牛不相及,且多有抵触。

 

    三教庙以文庙居正前位,佑胜教寺与紫请宫处在文庙后面两翼,规模都比文庙小,呈等边三角形位置,与衙署紧临,突出了儒家地位。正所谓“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在这里充分地体现出来。这种模式体现了宗教与社会、精神与物质,虚与实的相互关系,世俗的衙署为主,入世的儒家为主,也即以实为主,以虚幻的宗教精神为辅,虚实相依,相辅相成,实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浓缩。三教融合的目的与用意,无非是为了共同维护封建统治,从物质到精神对人民实行全方位统治,借以缓解人民的反抗,继续愚弄压迫人民。

 

责任编辑:歡歡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