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贡院 科举

千年科举制的见证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12-11-2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421

明赵秉忠殿试卷

 

    近日,有媒体报道,甘肃会宁博物馆发现清代状元卷,但是否真品有待专家考证。顾名思义,状元卷即中国古代举人参加殿试高中状元的考卷。科举制在中国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今现存最早的一份状元卷是明朝赵秉忠状元卷,现收藏于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

 

    明朝万历状元郎赵秉忠也许不会想到,距他写这份殿试卷385年之后的1983年,他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将其捐献给了青州市博物馆,这份填补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空白的海内外孤品立即轰动世界。

 

    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朝益都郑母人。曾祖赵绅、祖父赵通都未曾做官,父亲赵禧担任过县丞,卒后赠官礼部右侍郎。赵秉忠考中状元后,先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礼部掌管科举选士,他多次做考官,所取士人如孙承宗、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或忠节,或介直,都成为了一代名臣。赵秉忠因他的门生缪昌期弹劾魏忠贤而受到牵连,了解到魏忠贤多次加害于他,又看到朝政日非,于是多次上疏,请求告退,得到皇帝的批准,晋升为礼部尚书后致仕归里,后受到刘钟英案件的牵连被削官夺俸。天启元年(1626年)赵秉忠愤懑而死,年仅53岁,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并加封太子太保赐祭葬。

 

    1983年,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将祖传的明代殿试卷捐献给了青州市博物馆。经故宫博物院王以坤和冯华两位专家鉴定:殿试卷为明代真品,明代殿试卷首次发现。因此赵秉忠的这份殿试卷便成了海内外孤本,弥足珍贵。

 

    殿试卷为19折册页,通高47.6厘米,每折宽14.1厘米,天头8.6厘米,地脚3.3厘米,中间行文高35.7厘米。殿试卷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简历,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4折。首折上方钤有篆书“礼部之印”四字方印,末折骑缝处亦钤此印二分之一,这一部分是被弥封的,封条上盖有“弥封关防”的长印。后一部分是正文,正文为15折册页,每折6行,全文共2460字,用工整小楷书成,试卷首页右上角顶天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6个大字,下钤楷书“弥封关防”四字长方印。正方之后,印有“读卷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张位、读卷官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沈一贯、读卷官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臣杨俊民、读卷官刑部尚书臣萧大亨、读卷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詹事府事臣刘元震、读卷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臣曾朝节、读卷官通政使司通政使臣田蕙、读卷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李廷机、读卷官大理寺署寺事左寺丞臣甘士价”等9人职衔姓名,最后卷尾印有“印卷官礼部仪制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臣朱敬循”大字一行。试卷系3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全绫装裱。殿试卷的发现填补了明朝宫廷档案的空白,为研究我国的科举制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赵秉忠在殿试卷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反映了他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赵秉忠用对“实政”和“实心”的论述回答了皇帝的策问。对“实政”,赵秉忠提出了要“立纪纲、饬法度”;对“实心”,则提出了要“振怠惰、励精明”。这给皇帝指明了用“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致惰窳而不举”。正是由于赵秉忠这一番披肝沥胆的策对,使皇帝龙颜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每一名”,即状元。另外,文中还提出了“天民”说,这在封建社会中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后经唐、宋、元、明、清有1300多年的历史,共出状元近800名,那么状元卷也该有近800份,除了赵秉忠的这一份,其他700多份状元卷在哪里呢?

 

    通常状元卷在封建王朝都被视为国家机要档案,被封存在深宫大内,除了皇帝和极少数高级官员,其他人根本无法看到,其保存状况应该是很好的。但是在连年的战乱中,这些国家机要档案却遭遇了灭顶之灾。由于朝代更替、战火连绵以及外国列强入侵等原因,保存于宫中的状元卷绝大部分都已消失。

 

    而明代赵秉忠殿试卷是怎样流传到赵家后人的,成为世间的一个秘密。后人猜测,赵秉忠罢官回乡前,担心这份殿试卷可能被魏忠贤等人当做把柄,构陷自己,便利用职务(礼部侍郎)之便,将其偷偷带出,藏于家中。幸运的是,这一举措使状元卷逃过了明末北京宫廷档案毁于兵火的罹难,从而使今天的我们得以欣赏到这件绝世国宝。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