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名家风采

孙大午:“知行合一”是儒商的真正标准
来源: | 2012-08-24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7870

孙大午先生

 

□ 本刊(儒风大家)记者
■ 孙大午


    曲折的经历,会使人越挫越勇。挫折面前,人走过来了就是财富,倒下了就是灾难。如果走过来进行消极的总结,这个人同样也就扭曲了。我很赞叹孟子所说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样一种大丈夫气概。如果讲人性的话,可以讲共性;如果讲做人的话,可以讲个性。


□:首先感谢孙先生接受《儒风大家》杂志的专访。孙先生出生时为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儒家思想是被批判的,是什么机缘让孙先生主动提出儒家思想对企业的应用?

 

■:我是个先实践,后付参禅的人。学者不用,用者不学。真学的东西未必能去运用,运用的时候可能就成了傻子或者呆子,可能反倒干不成事情。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儒家能实现如此大的效益。也就是说,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做好人做好事。我们那个年代也在探讨信仰,小的时候,佛家、道家、儒家也有传承,但传承不是书本上。儒家的东西不深奥也不高傲,就是日用伦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得融洽和谐的一种社会关系。

 

我在开始办企业时,没有明确提出儒家思想。五六年后开始,我们开始明确打出童子无欺、货真价值、公平买卖的口号。道德是有价值的,道德就是强调公平买卖。做买卖,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个人,就是儒商。而做事,就是商儒。按照我的理解,从学到用就是儒商,从用到学就是商儒。

 

1992年起,公司就开始学习《论语》,这个传统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有些人做事做得很成功,但做人做得很失败,但是做人失败最终还是体现在做事上。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日用伦常中那些很小很细的事情,都是遵循儒家的东西。“儒”这个字是来源于何处,我还没有查,但是意思就是人人所需的东西。严格来讲,儒家思想并不是源于孔子,孔子既不是其发源者,更不是其终结者,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的贡献在于对生活伦理进行了一次大的总结与提升,仅此而已。这样来讲,即使没有孔子也有儒家的东西,也有《儒风大家》这类高端人文杂志。

 

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孔子未必是儒家文化的实践者,但他一定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说那些学者,那些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未必在实践中去应用他们自己的那一套理论。孔子在理论研究方面是成功的,做人也是成功的,但在做事上并不成功。用者未必学这些理论,他只是做了,并且也真得做成了。包括老子、释迦摩尼、基督等等,都没有做成很具体的事情。所以说,理论与实践通常情况下是脱节的。

 

知行合一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说,儒商是从商儒开始的。像一些贪官,他们的资产非常大,日用伦常做得也非常好。就是说做事非常成功,做人非常失败,归结起来还是一个失败者。从穷到富的这个阶段,有时候是很容易的,但富裕起来并不等于会做人。而会做人,怎么做人,才是儒家。我们没必要成为精通儒学的专家,我们只需要用好儒家就好。有些小商小贩也不懂儒家的东西,但是他用的就是这些东西。当然,我们也要懂得权变,不可保守残缺,要一级级的心态入世,不然就是反常态。
       

 

□:可以说,您是成功企业家中的一个另类,也有人称您是个“异数”。我们知道,在您的创业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苦楚。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可不可以说,是之前的曲折经历,才造就了今天如此坚强、如此有个性的的您?
   

■:曲折的经历,会使人越挫越勇。挫折面前,人走过来了就是财富,倒下了就是灾难。如果走过来进行消极的总结,这个人同样也就扭曲了。我很赞叹孟子所说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样一种大丈夫气概。如果讲人性的话,可以讲共性;如果讲做人的话,可以讲个性。每个人都有思想,都有自己的独立个性。如果一个人个性不能独立,也就谈不上坚强和志向。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儒家文化把一个人的个性完全抹杀掉,若真的是那样,这个人就成了“犬儒”。人人都有个性,社会才显得可爱。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儒家,学得都一样,就如同衣服的款式皆无区别一样。儒家也讲究“和而不同”的嘛。儒家最可贵之处是“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崇拜周公,最主要的就是崇拜周公的“和而不同”。

 

□:孙先生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并且成功走到了现在,应该说是属于前者了,就是走过来了,经历成为了财富。但是社会中依然存着太多太多的失败者或者心理扭曲者了。您认为当我们出现这种状况时,应该以什么样心态和态度来对待呢?

 

■:这就可以归结到信仰、信念方面了,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就不会扭曲了。孔子讲“虽千万人吾独往矣”,这句话就体现了对信仰的执著。我自认为做得对,我就要坚持下去。如果遇到强大的现实,我们无法挺过去时,也可以屈身。这种权变是一种形式的变,不是内心的改变。当年韩信不也曾受胯下之辱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英雄就是“大流氓”、“大无赖”。以上都是形式的东西,而我们真正要探讨的是人的内心,人的内心是绝对不可以屈服的。

 

□:有一本书,叫做《逆淘汰》,就是说坏的淘汰好的,倒退的淘汰先进的,腐败的淘汰廉洁的。对于这种社会乱象,想必您也有切身的体会。对于这种现象,请结合您的切身经历,谈谈您的看法?

 

■:从哲学上来看,“腐败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刚才讲到“学者不用,用者不学”,用者大部分是在“腐败”中生存,这个社会好像永远都是这样延续下去的,好的玩不过坏的,正的玩不过邪的!但是最终归宿肯定是好的胜利。历代忠臣良将,在朝受到奸佞小人的欺辱和打击,但他们却受到了万世的景仰与膜拜,这便是好的结局。

 

有些人完全按照儒家思想去做企业,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懂得了高尚与神圣,却不懂得同流合污。经营企业,就是要做到“和光同尘”。其实我本人就是被逆行淘汰的人,自己本身不愿意向腐败低头,所以我也是遍体鳞伤,吃尽苦头。但是我从来不拿这些经历去炫耀,因为我是可彰而不可学的。我这样做事,并且还能成功,只是一种偶然,我只是一个幸运者。 “慈不领兵,善不理财。”曾国藩被定位为儒家人物,但从历史来看,他也杀人如麻,“残酷无比”。

 

□:比尔•盖茨曾说:“慈善让我富有成就感。”邵逸夫也曾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据了解,您的慈善观有着独到的理解,那么请您谈一谈对企业家应该如何从事慈善活动。

 

■:首先,我觉得“富豪”与“企业家”不是一个概念。富豪所包含的人群要广得多。一个人拥有了大量财富,无论他是合法经营所得还是继承所得,也不论他是贪污受贿还是赌博抢劫,只要他拥有大量财富,就可以称作富豪。至于他本人,可以是官员、演艺明星、运动员、企业家,也可以是官二代、富二代或其他身份。企业家并不都是富豪,很多企业家艰苦创业,努力打拼,但并没有成为富豪,有的甚至成了“负豪”。真正可称之为富豪的企业家毕竟是极少数。

 

第二,即便是被称为富豪的企业家,即便拥有资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究竟有多少是个人财产?在媒体和公众心目中,一个企业家,特别是私营企业家,他的企业有多少资产,就等于他有多少个人财产,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我认为私营企业不姓私,它是私的积累,公的发展。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但当它发展壮大之后,它就开始具备社会属性了。它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乃至周边社区的民众,都会与这个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它的盈利或亏损,会对这些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由小到大,它的角色也自然转化为社会公民,私营只是一种经营形式。企业赚钱了,受益的是社会,企业亏损了,赔钱的是老板。

 

所以,我看到有的企业家捐款时,承诺把自己投资的企业视同自己的个人财产捐出去,我觉得很不理解。企业资产属于法人财产,而不是投资人的个人财产。如果企业的投资人随意调动企业的资产或者说话一言堂,把企业视为个人财产,那这些调动的实质就是挪用,就是侵占,是违反《公司法》的。这样的捐款与巴菲特、比尔•盖茨们的捐款有着本质的不同,巴、比的捐款,捐的是个人财产,是他们通过股份分红得到的收入,当然可以自由支配。企业家把企业财产捐出去,个人得到了名誉,却侵害了企业、员工、客户以及所有企业相关方的权益,这样的捐献是与慈善相悖的。

 

□: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当有完备而富有人性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今天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几乎全都是拷贝西方的模式,而在企业文化方面,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一味拷贝西方,无疑是行不通的。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富士康事件”、“山木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说都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请介绍一下大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东西方文化特色是不同的,西方重理法,而东方重情义,如果把“理法”与“情义”贯通起来,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西方人很重理法,不重情义。开工资就继续工作,不开工资就不再工作。而情义从契约上很难约定,契约精神是法理概念,是一种责任,而法理之外的是不负责的。所以儒家的义利观充满了人性的味道,也充满了道德的味道。儒家提倡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对西方理法的补充。我的企业文化是三种思想的结合:传统的儒家思想、当代的法制思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的理想,非常美好,值得憧憬与追求,是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人都认为,一个人在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之后,都会返归自然纯朴,回头去探寻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信仰。因此,好多企业家在他们事业成功之后,都会皈依宗教。那么请问孙先生,您有没有类似的想法呢?为什么?

 

■:什么是信仰?“信”是低下头,“仰”是抬起头。我有信仰,但是我没有宗教情结。信仰并不同于逃避现实,并不是说闭上眼睛看不到了,那些客观的事物就不存在了。这也是我在哪个宗教面前都无法使自己跪拜的原因。凡是宗教的都是惩恶扬善,以善为本,可是真正的社会实践,远远不是这样。所有的宗教都是利他的,都是无私的,发心向善。为何说“学者不用,用者不学”,我觉得自己不会有宗教情结,只是平等对话。

 

□:据我们了解,大午集团的企业管理思想是私企君宪制,这种制度来源于西方。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大午集团的具体运作情况。

 

■:我们实行的是企业的“三权分立”制度,这种制度不是来源于西方,而是在中国。我国古代的隋唐时代,就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这是三权分立的来源。决策权、行政权、监督权分别由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在大午集团,设置分别独立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由企业产权人主持监事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进行监督。由此,企业的决策权、经营权和所有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您的个人理想是建立桃花源似的“大午城”,那么这个“大午城”的建设有无时间表?

 

■:这个理想国的建成是动态的,没有时间表,但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孙大午,1954年生,河北徐水人,知名农民企业家,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现为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河北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会长。1996年获“河北养鸡状元”称号,同年担任河北保定禽蛋产业联合会的理事长;2001年兼任大午学校校长;2002年,被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聘请为高级研究员。被誉为“中国企业家的良心”、“中国农民的英雄”。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