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文化杂谈

莫让当代国学流于“虚热”
来源:新华日报 | 2012-11-0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300

    1990年代以后,“国学热”在各地持续升温,被称为是20世纪以来国学在中国出现的第三次高潮。要使其不流于“虚热”而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切实、持久而积极的影响,当务之急,似尤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应加强对国学价值体系方面的清理和研究。

 

    事实上,伦理道德作为一种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其所确立的范畴,一部分固然为某些时期特有,但也有部分是人们为调节一般社会人际关系,使之保持秩序状态而形成的共有行为规范,并非仅适合于某一特定时代。前者常因社会的变动而过时,后者虽也浑身沾满了历史尘埃,却仍反映着社会存在的某些人伦通则。对之作出扬弃、继承,并将其中有现实价值的因素(其中有的应通过必要的转化)理直气壮地融入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注重文化比较研究,大力探寻中外文化融会的正确途径和实践模式。

 

    中华文化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除了不断作出适时的自我调整和修复外,还在于它本非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偏重实用理性,能将不同文化的长处融入自身而又不失其自我主体特征的文化生命体。融会中外,取精用宏,构建中国式的现代文化体系已成社会上下的理论共识。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