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孔子、苏格拉底千年不衰的原因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作者:许锡良 | 2016-06-2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646

原标题:孔子、苏格拉底凭啥千年不衰?

 

导读:人文学科研究的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得过时或落后。孔子至今仍然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苏格拉底探讨的领域仍然十分热门,而耶稣基督仍然有亿万的信众。二千多年前的古典文学作品仍然十分流行,因为作品里有人类永恒的价值。

 

  1

  说起文科与理科,在中国高考文理分科的高考制度之下,30多年来,历经高考的 几代人可谓是体会深刻。时代的认识与变迁,总是通过某些流行的话语表现出来的。“文革”结束后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全国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 天下也不怕”。为什么当时“学好数理化”显得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当时国家正倡导“四个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人才紧缺。

 

  中国的高中,早早实行文理分科,其实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严重割裂。实际上,文 理分科不仅是一定时期功利化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对人类知识认知的严重误解与偏见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不发达,本体论、工具理性与方法论也较 为缺乏。中国人对科学精神缺少精准理解,乃至近现代科学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仍然只是对一门门具体的学科的认识,而没有整体的科学概念,以为 数理化就是科学本身。

 

  其实我们划分文科还是理科,或者工科,纯粹是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的不同而已,作 为学科,在本质上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果一定要对文理工科作一个区分的话,文科是研究人自身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文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人 类的活动制定价值与意义标准。理科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 理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真正懂得思考自然,因此理科的发展也是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发展的关键。而工科又是利用理科的研究成果, 通过制造出相应的工具,打造成相应的工程,利用理科研究出来的自然规律与基本原理,来为人类造福。由此可见,无论理科,还是工科,最终是要服务于文科研究 的对象,解决文科所提出来的人类本身的问题与人类社会产生的种种问题。越是发达的社会,这种情况越是显明。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国家的首相与总统大多是由文科 生担任的主要原因了。在美国学法律出身的人容易成为议员、州长、市长与总统,这正是社会本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思想观念,常常会决定他 作出的决策与判断。

 

  2

  实际上,轻视文科是一种疯狂的理性在作祟。其实文科的研究与理工一样,需要有 清晰的概念意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从学科发展来看,文科决不是靠记忆力就可以学好的。文科相对于理科工科来说,一定程度上恐 怕更难把握。因为理工科的知识积累相对比较固定、丰富与完备,无论是基本原理,还是基本方法,都是相对稳定。后来者都要充分尊重前人提出的概念、方法与原理。在理工科要界定一个新的概念,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必然经过反复推理、论证,特别是要通过实验的反复验证,才有可能成立,才会获得同行的认可。然 而,文科由于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本身,而人类的复杂性远非大自然现象可比。而人是有思想、有价值导向与感情的动物,来自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构成了人文学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因此,在人文学科所谓规律性的、唯一性的“公理”、“定律”或者说“准则”往往是不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说,优秀的人文学科研究人才要比优秀的理工人才更为 难得,因为其研究成果更难得到认可。一旦获得认可,对世界的影响也远比理工研究成果要深远得多。

 

  西方发达国家在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在必修课之外,学校会开设许多选修课程让 学生根据着自己的天赋与兴趣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甚至在大学前两年,也仍然不分具体的专业,而只有一个大的学科范围,等到学生对这些不同的专业领域都有 一定的了解,才来选定自己最终的专业。也正是因为这样,比尔.盖茨当年在哈佛大学读法律却可以退学转而研究计算机软件,这在中国的大学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中国法律系的学生多在高中就选择文科,缺少学习理工科专业必备的知识结构。所以文理过早分科,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力。

 

  3

  最近在网络上还看到李子旸先生的一段话,显然是对文科与理科的一种偏见,他是 说:“自然科学的教师,不会鼓励大学低年级学生对最前端的科学问题发表看法。他只会要求学生解答习题、完成作业。而人文社科中的学生,却被鼓励大言不惭地 对大师做出‘批判’。据说,这是先进的教学法。其实,你和哈耶克的知识差距,绝对大于你的理科同学和霍金的知识差距。这就是文科多出妄人的原因。”

 

  其实,这是对文理工不同学科的极大误解。“自然科学的教师,不会鼓励大学低年级学生对最前端的科学问题发表看法。”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发表看法,提出新问题,这恰恰是所有的学术研究的关键。

 

  无论什么学科,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是不可少的。一个人面对一个学科去提出问 题,不必等到将这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学完。因此,只要我们是因发自内心的问题探究而去质疑,去探索,那就没有必要陷入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尴尬境地。其实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做出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就提出了问题并且开始深入研究的。比如因量子 力学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海登堡,在量子力学之父玻尔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难住玻尔的难题,那时海登堡也只是一个20岁的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即使是建立 在严密知识系统之上的理工科,虽然需要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但是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也要致力于发现那些知识之间存在的互相矛盾地方,而这很可能正是要解决 的前沿问题。当年爱因斯坦正是20岁出头的时候发现了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与麦克斯韦方程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同样,作为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的牛顿的那些伟大研究成果,也都是在他30岁之前就完成的。

 

  可见,虽然理工科一样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创见,但是,无论多少知识,如果缺少了发现的眼光与想像的能力,知识本身并不能够保证你有创见能力。

 

  中国人扎实的基础知识观,其实是一种传统农业文明下的知识观,是一种静态的知 识观,缺乏构建的意识。从构建的这个层面看,其实文科与理工科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理科认识对象不需要有价值导向与人文关怀,但是文科需 要。而作为科技的工科同样也需要人文关怀,因为科技以人为本,制造出来的工具与产品,是为人服务的,不能不考虑作为追求方便实用与美的人的需要。汽车技术 看似是一个工科问题,其实如果作为商品,要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必须深入研究消费者的使用需要、生活习惯甚至个性喜好。

 

  4

  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差别不要说上百年,就是10年到20年都将产生巨大的差 距。这就是理工科的特性。理工科发展的逻辑几乎是直线型的。已经出现的,就是过去时,有价值的研究就是新的发现与新的发明创造。如果牛顿活在今天,他的物 理水平还不及今天的高中生,他的数学水平也就是相当于大学数学专业一年级的水平。但是,如果提起他关于宗教伦理的论述,即使是在牛津、剑桥、哈佛的博士课 堂上,这些论述仍然是值得认真研讨。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究,永无止境,各种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可是,人性中,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主题却是永恒不变的。比如关于 生命意义、人性善恶,婚姻爱情,社会伦理问题,等等。又比如同性恋这个最近炒得火热的话题,其实它也是人类社会中一个古老的问题,虽然各个社会时期都存 在,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却在不断发生变化,针对这一现象的法律也随之有所改变。因此,人文学科研究的问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得过时或落后。孔子 至今仍然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苏格拉底探讨的领域仍然十分热门,而耶稣基督仍然有亿万的信众。二千多年前的古典文学作品仍然十分流行,因为作品里有 人类永恒的价值。

 

  一个人要接受完整教育,就应该文理工兼通,正如蔡元培所言,如果不这样,“治 文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后果会流于空疏;而“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治归宿,其中如自 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后果会限于机械。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