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孔子提倡仁和礼跟商朝的暴政有关
来源:齐鲁壹点 | 2019-05-2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52

历来人们看孔子,分析其仁、礼观念都是从其学说形成之后的角度观察。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认为:孔子的“仁”、“礼”思想源于孔子对商周历史的总结与思考。

 

唐际根教授表示,商、周两朝是离孔子“年代最近的历史”。周振鹤认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位大历史学家……陈典平认为历史观是孔子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夏商周三代文明充分反思和继承的基础上,孔子认识到周礼的价值和意义,创造性地提出“仁”的道德范畴,以加强个体的内在道德修养,从而使周礼的精神得以维持和延续。孔子认为,历史的本质 在于人伦道德精神,从而建立了道德史观。孔子对历史的本原、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变化 ,以及变易的趋势、规律、动力等。”

 

唐际根教授认为,商、周在葬制上能够体现出商、周的不同治国政策,以及这种区别有可能对孔子思想产生的影响。

 

 

墓葬人殉这一块,展现了商王朝统治者的残忍。商墓人殉,往往十人一组,砍掉脑袋。身体在墓外陪葬坑中,脑袋十颗一排垒于墓内。甚至还有在陪葬青铜甑中蒸煮人头,以及在人头骨上刻字的情况。从各个线索来看,这些殉葬的人应为战争俘虏。

 

在商王朝这种高压残忍的政策下,也导致曾在商王朝当过俘虏的周文王以此为戒,采取与商王朝截然不同的仁政政策:“设三监、武庚叛、二次东征”东征完成后,“分封、迁殷遗、营建洛邑”。即为了更好的控制新占领的土地,监视被统治的人民,周公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对于广大殷都旧地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并在洛阳盆地的伊水、洛水一带夏人故地建设新都邑,周人把一部分殷遗民西也迁到了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区,方便对东方殷人残余势力的控制。

 

唐际根教授认为,仁是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礼为等级与秩序(天命观)。西周礼乐制度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并在考古遗迹和文物中反映出来。“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唐际根教授表示,考古揭示出来的商代大规模人殉人祭,以及周人代商后杀戮被即刻中止的现象,显示商、周之间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心态均发生了重要变革。然而礼制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并未淡化。孔子学习历史,择善而从,并将“礼”的观念通过教育,渗透到做人、治学诸多方面。

 

唐际根,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社会学中心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安阳殷墟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等职。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与社会学系客座教授、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安阳师范学院首位“殷都学者”。

 

记者:张九龙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