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八股文的“无用”与“有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2-04-1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71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明清两代的乡试、会试最重要的测试内容,是要求士子依照严格的程式阐释儒家经典。由此形成的考试专用文体通称“制义”,此外还有制艺、时文、时艺等名称。至于“八股文”,虽是因制义的结构与写法而来的一种俗称,却最为现代读者所熟悉。

 

  不宜情绪化地批评八股文

 

  熟悉“八股文”这一名称,并不意味着熟悉八股文。相反,社会上存在着不少因知之不深而引起的轻视或误解,最大的“冤案”莫过于将八股文视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局面的罪魁。

 

  晚清官员张亨嘉曾有一段关于中西学问优劣问题的牢骚话:“中国积弱至此,安有学?即有学,安敢与外人较优劣?假而甲午争朝鲜,一战而胜日;戊戌援胶州,再战而胜德。诸夷跂足东望,谓中国之盛由人才,人才出科举,欧美各邦将有效吾楷摺、八股而立中华学堂者矣!”因不满时论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攻击,转而一口咬定科举、八股丝毫不需要对近代中国的积弱负责,这当然是愤激之言。

 

  从救国保种的需要出发,调整八股取士的制度是历史趋势。光绪三十一年(1905),晚清政府明令废止科举制度,八股文自此成为明日黄花。这种调整无疑是明智的,但我们今天回顾张亨嘉的牢骚,分明感受到当时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批评也存在偏激之处。无论是过分夸大八股取士制度对中国积弱局面的责任,还是完全抹杀八股取士制度的合理成分,都是至今犹存的倾向。由此不难想见百年前八股取士制度批评者的情绪化、极端化现象。

 

  在科举制背景下考察“无用”与“有用”

 

  评判八股文的“无用”和“有用”,必须联系科举制度作考察。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文官考试选拔制度,与此前的世禄制、九品中正制等选举制度相比,其更为公平、有效。考试要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形式,明清两代八股取士的制度设计即源于此。

 

  自然,八股取士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科举时代,人们对八股取士有效性的质疑主要有两种:其一,八股文承载的是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以这种“学问”作为考选官吏的统一标准,是否具有充足的理由?但由于传统社会未能提供更具优势的“学问”来替代它,这种质疑无法动摇八股文的地位。其二,即使八股文所承载的“学问”是重要的,能否根据八股文考察士人“为学”的动机以及真正的施政能力,从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但选拔失效的情况又是任何大规模实施的考试都难以避免的。因此,尽管在科举时代对八股取士有很多批评,朝廷仍坚持实施。

 

  人们所批评的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八股取士制度的派生性缺陷。八股文源出宋代的经义,其特点是“明白切实”;明初的八股文也与宋代的经义相去不远,“惟以明理为主,不以修词相尚”。从开国到成化、弘治的一百多年间,八股文多是较简单而朴实地引用朱熹等对于经书的传注,作者的技巧并不丰富,考官的标准也不如后世严苛。然而八股文作为国家考选官员的依据,天下士人心力汇集于此,自然会推动八股文技艺的提高,也会促使选拔标准的提高。历史地看,可以说,八股文形式的呆板僵化,是考试组织者的标准化要求与应考者的技巧性追求交互作用的结果。过于僵化的形式,过于复杂的技巧,并非制度设计者的本意;而在八股文发展过程中凝固下来的一些形式与技巧,又往往内在地符合逻辑与修辞的需要。这一切又远非“呆板僵化”四字所能概括。

 

  其实,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但唐人赵匡对诗赋也有“习非所用,用非所习”的批评。评价八股文时应考察它的整个文化背景。八股取士制度,着重考查士人对儒家经典的掌握,而儒家经典很大程度上是综合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知识;为了写出“熔经液史”的八股文而进行的长期训练,可以说属于典型的通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强调直接培养出具体的职业技能,但由此形成的较高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往往可以转化为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这一点正是八股文的“有用”之处。

 

  当然,此教育和选拔制度必定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失败者”,包括无法适应八股文写作的人士,也包括仅能掌握八股文写作的人士。而且,此教育和选拔制度更适合于分工程度和流动性较低的社会,特别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在此社会环境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只能以向“仕”转化为目标。一旦工业社会带来新的社会分工体系,一旦出现自然技术科学知识的爆发性增长,此教育和选拔制度都会显现出不适应。

 

  明代以来,随着教育普及程度日渐提高,知识分子的总量大大超出社会所需要的官吏数量,社会原应鼓励知识分子向工商业等行业分流。中国没有走向这条历史道路,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仍以皓首穷经、钻研八股为唯一正业。之所以如此,与固有文化中缺乏支撑变革的思想资源有关,更与专制社会的政治需求有关。对专制政体来说,八股文教育和选拔制度带来的意识形态建设效果,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从八股文本身看其“有用”

 

  站在工业社会的立场上省视八股文,借着鸦片战争以来历史带来的“后见之明”来评论八股文,我们很容易清晰地看到八股文的历史局限。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进入生动的历史情境,以期获得“了解之同情”。

 

  明代是八股文形成到成熟的时期,无体不备,名家迭出,对于八股文研究来说,具有标本意义。只要克服误解和偏见,一般读者也可以从八股文中汲取独特的滋养。清初学者何焯称:“合天下聪明才辩之士治一事,得之则身显名立,不得则身晦名没,然而无一精者,未闻也。穷毕世之力攻一艺,父兄勉其子弟,师摩切其徒,然而无一长者,亦未之闻也。至于阅三百有余岁,英雄豪杰树功名、钓禄位,举出其中,而谓是为卑卑不足道,果通论乎?”

 

  优秀的八股文作品,在写作技巧与思想内容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如《明代八股文编年史》中收录的成化、弘治间名家蔡清“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章题文:“不惑,固明诸心也,未及一原也,又十年而五十,而义理之所自来、性命之所自出,一以贯之而无遗矣;知天命,固与天通也,或未合一也,又十年而六十,则声入心通者,若决江河,莫之能御矣。吾未七十,犹未敢从心也,从之犹未免于踰矩,未与天一也。自六十而又进焉,然后天即我心,我心即天,念念皆天则矣。吁!始而与时偕行,终而与时偕极,圣人之学盖如此。”短短数行文字,将为学的次第分疏清晰,揭示出“与时偕行”、“与时偕极”的精义,确实不愧名作。书中收录的黄淳耀“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二句题文写道:“天下勉强之圣贤,终胜于自然之众庶,循理处善,一念可以有群生;天下笃实之学问,尤胜于高明之性资,致行设诚,匹夫可以容天下。”铿锵有力,颇有训戒意义。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