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学而知之”与“生而知之”
来源:中国网 | 2012-12-11
打印 复制 点击量:6863

    世界上凡有大成就的人有两种:一种人是“生而知之”,一种人是“学而知之”。


  孔子对人的境界进行过一种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人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除了“生而知之者”外,其余三等人,“学而知之”为圣人,“困而学之”为君子,“困而不学”为小人。孔子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但第一等“生而知之者”,实际上不过只是虚悬一格而已。孔子并不自认为是“生而知之者”,即所谓的圣人。他也不曾说过哪一个是“生而知之者”。《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的圣智也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


  但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呢?如果没有,我们如何解释天才人物的出现?


  “生而知之”的意思是,一个人生下来就知道了他应该知道的东西,而“学而知之”的人,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获得的知识。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人的知识是通过“回忆”得来的。因为在他看来,人在出生以前就具备了一切知识,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过是将这些知识加以回忆罢了。这种说法十分有趣,和中国哲人所说的“悟性”颇为相似。也许“生而知之”的人,就是“悟性”好而已。


  世界上当然更多的是“学而知之”的人。因为“学”的意义在于反复地练习,以及随之而来的觉悟。这种人,可能占学有所成的人物的95%以上,甚至99%以上。“生而知之”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我们常说某人是500年才有一个,正是此谓。


  “生而知之”是否可能?也许应该到一个人先天性的遗传结构里面去寻找。因为我们如果不将天才型的人物当做“生而知之”的人物来看待,就无法解释他。比如,他的直觉特别敏锐,他的情感特别丰富,他的理性特别发达,他的反应特别敏捷,他的判断通常很少犯错误等,都使他具备了超人的品质。


  所以,孔子的意思应该被解读成,“生而知之”只是天赋好,是做学问以及做事情的基础,他的成功,还是要靠“学而知之”,甚至“困而学之”的。“困”字的意思,旧注谓“有所不通”。钱穆先生解作“经历困境”,辜鸿铭则自谓“吃不消”。博通古今中外的辜鸿铭在晚年时曾对人说:“其实我读书时主要的还是坚持‘困而学之’的方法。久而久之不难掌握学习艺术,达到‘不亦说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有些人认为记忆好坏是天生的。不错,人的记忆力确实有优劣之分,但是认为记忆力不能增加是错误的。”辜鸿铭忆起读书时的往事,不禁慨叹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则当时人们多认为辜鸿铭的博学在于他的天赋聪明,辜鸿铭自己是不承认的。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