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庆典民俗标签 > 节庆

特色民俗——社火传古风:鼓乐誉四海
来源:腾讯网 韩城新闻 | 2020-11-02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871

韩城鼓乐,起源甚早,梁带村两周古墓发现的建鼓证明韩城在春秋时就已有鼓乐存在。而战国时孔子高足卜子夏受魏文侯之命来西河传授儒家文化,包括鼓乐在内的《乐》作为儒家的经典,已列为必修之课。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韩城的鼓乐已基本形成南北两大流派。

 

 

南派锣鼓盛行于南原,以城北村“百面锣鼓”为其代表。演奏时以头旗开道,以数十面龙凤旗为先导,接着是数十人执锣(执锣者背部斜系一竹弓,弓上端有铁钩,系锣用),成一行排道左,另数十人执钹,成一行列道右,每行队后又有数十名手执花竿的少女(花竿以五色彩绸装饰而成)以壮行色。道中一人击暴鼓,暴鼓周围有四人各击一挎鼓,鼓前一人手执长竹竿、蝇拂作为指挥。有专家戏言,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指挥棒。行进时节奏较慢(为4/4拍),击锣击钹者依鼓点侧身而行。尤以击锣者步伐优美。暂停敲奏乐曲时,击锣击钹者相向而立,其节奏随指挥而变,时疾时缓,时沉时扬,忽如万马奋蹄,忽如将士枕戈,节奏沉稳,乐声雄浑,气势恢宏,具古军乐之风。近年来,由于南原经济发展较慢,声势壮观的百面锣鼓已难得一见。

 

 

北派锣鼓盛行于北原,昝村、西庄、大池埝、龙门一带为其代表,始称“挎鼓子”。其鼓阵以挎鼓、锣、钹组成,伴有绕竿若干。绕竿以竹竿缠绑彩绸制成,由身穿彩绸的女子执竿,随着锣鼓的节奏上下翻飞,左右舞动,故称“绕竿”。其原始队形每拨8-10人,击鼓者居中央,击锣、击钹者围其四周,执绕竿者于鼓阵前后相向而立。演奏时鼓手头戴凉帽,身着马夹,足蹬战靴,一如清人打扮,(这种服装系清末遗留下的,保存比较好的村庄解放初还在闹社火时穿戴。)与击锣、击钹者一样,仰面,微闭双目,边敲边跳,显示出得意与陶醉之情。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并受山西威风锣鼓风格的影响,这种鼓乐已向集群化、队列化、程式化、舞蹈化、指挥化发展,鼓阵也不断扩大,人数最多者可达百余人,并增加了指挥,被称为韩城行鼓。其着装统一,队列整齐,并随着指挥者的手势,不断变换队形。其音乐特点是节奏快,如疾风骤雨,似排炮竞发,气势磅礴,激昂雄壮,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几大鼓种之一。但这种鼓乐,己完全失去了“挎鼓子”的原生态,成为一种现代鼓乐。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薛村行鼓队曾赴香港表演,为陕西赢得了荣誉。此后,韩城行鼓不断应邀赴国内外演出,均获好评。近年来,韩城乡村大型行鼓队不断增加,并利用节日及各种庆典活动进行表演,还举办了几届全国锣鼓大赛。敲锣鼓,已成为韩城民间文艺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成为韩城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韩城也成为全国闻名的锣鼓之乡。

 

 

责任编辑:陈熙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