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上海文庙藏书楼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市立公共图书馆
上海文庙藏书楼--尊经阁经过重新修缮,将于14日正式对外开放。尊经阁同时也被确定为上海图书馆下属的“儒家经典展示基地”,为海内外儒学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阅读、研究的学术基地。
尊经阁是中国文庙建制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它是贮太经、御制诸书及百家子史的藏书楼。上海文庙尊经阁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系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后毁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的战火中。1931年,上海市教育局拨款在尊经阁原址复建一座绿瓦翘檐的城堡型中西结合式图书馆,并于1932年6月开放,是上海最早的一座市立公共图书馆。“文革”期间,馆藏图书被毁,房屋改作他用。1997年始,文庙管委会在原地重建尊经阁,还开始搜集、选购古旧书籍,恢复尊经阁藏书功能。
此次重新修缮的尊经阁,不仅在外貌上彰显其尊容,在功能上也是名副其实的儒学藏书楼。尊经阁现藏有儒学经典等古旧书籍228种,计15大类,共5700册。其中不乏古版善本珍品,如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版《四部丛刊》,清版《皇清经解》,元刻本《朱子大会别集》,明仿宋刻本《尔雅翼》,明初版《孟子集注大会》和《论语集江》,明版《春秋集传大全》、《盐铁论》,清雍正内府本《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和《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清乾隆时“毁书”吕留良等所编《四书朱子语类》等。另有日本珂罗版《至圣文宣王》、香港1898年版中英文对照《四书》以及部分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书等。上海图书馆也借出191种近1000册古籍儒家专著供展出,丰富了尊经阁陈列的图书种类。
责任编辑: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