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保护利用 > 完成工程

沧州明代文庙修缮重生
来源:北方网 | 2012-12-1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999

修缮一新的棂星门

 

    沧州市文庙,明初创修,是沧州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文庙主体建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儒学发展史的实物资料,也是地方建筑中的精华。沧州文庙从2009年启动了沧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缮工程,力争延续这传承了600年的历史脉搏。2013年元旦前,文庙将恢复明代规模,并正式开放。

 

  珍贵的明代建筑“化石”

 

  沧州文庙位于沧州市运河区,解放路北侧晓市街9号。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主要建筑有: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和二进院东西庑及三进院东配殿。主体建筑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特别是明伦堂内梁架上明代彩绘及记录修缮年代的题记尤为珍贵。

 

  据乾隆版《沧州志》记载,沧州文庙始建于明初,历代皆有增建、修萁。现存文庙,坐北朝南,共三进院,南北长110.5米,东西宽37.2米,占地面积4110.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后建)、戢门、大成殿、明伦堂,一进院设东、西厢房,二进院设东戊、西庑,三进院设东、西厢房。沧州文庙中轴线上戢门、大成殿、明伦堂三座大殿是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亮点

 

  沧州文庙是河北省内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完整的文庙之一。据民国二十二年版《沧州志》记载,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共进行过十七次修缮和扩建。但大部分古迹因为历史原因被毁坏,包括沧海文明坊,万仞宫墙及仪路、礼门、八字墙、棂星门等主要建筑都不复存在。保存下来的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也毁坏严重,木结构腐朽,瓦件脱落,条石松动,使文庙的整体风貌和文物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

 

  为了使这一珍贵的建筑群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其中蕴藏的文化精华得到持久的继承,最终成为保存状况良好、相关设施完善并具有独特人文景观的优秀文物保护单位,沧州政府决定重修文庙,并对文庙、正泰茶庄的周边环境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亮点。

 

  从2009年起至今,文庙的复建修缮已基本完成。

 

  屡现重要考古发现

 

  在文庙工程施工过程中,屡有重要考古发现。文物考古人员在文庙西侧距原基础1.5米处发现了青砖墙基,由一进院断续延伸至三进院。经文物考古人员发掘清理,根据墙基厚度、砌筑状况及垫土层内出土遗物推断,应为明代晚期文庙建筑墙基。这一重要发现说明,文庙建筑历经多次修建规模变小。此次复建修缮工程中,文庙东西各外扩1.5米,恢复至明代晚期文庙建筑规模。同时,在施工中还发现重修庙学碑记残块、石碑座、石柱础、条石等明清时期建筑构件,这些遗物的出土为研究文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庙修复过程中,开挖一进院西厢房地基时,在距地面1米处发现一尊赑屃和一通石碑。碑青石质,正面镌刻楷书二十行,每行四十二字,碑额篆刻“新建沧州乡贤祠记”。该碑的发现出土,不仅填补了沧州志书的空白,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乡贤祠最初所祀乡贤名单,为了解沧州文庙明代建置的增减情况提供了准确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将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修缮后的沧州文庙将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市区内集祭孔、国学传播、历代科考制度、碑刻陈列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沧州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

 

  文庙现已进入陈列布展工程。展陈以祭孔为主,辅以儒学思想精髓及中国科考制度、沧州历代科考进士以上名录、乡贤、名宦、文庙石刻等内容,利用图片、实物、声、光、电、屏幕等展示手法,使文庙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一进院:名宦祠主要介绍自汉代至清,曾莅任沧州这块热土的历代名宦;乡贤祠主要展示自周代至清代,沧州哺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类优秀儿女和历代乡贤。二进院:主建筑大成殿内塑孔子和四配像以及七十二先贤线描木刻像;东庑主要展示历代科举制度史和沧州自唐代以来的科举人才;西庑复原古代讲学授课场景(即国学讲堂)及孔子生平学术思想展。三进院:明伦堂主要展示沧州文庙的历史;西配殿(立礼斋)墙上为线描石刻《孔子圣迹图》,室内展示沧州历年出土、征集的墓志;东配房(四宝堂)主要展示古代科举文房用具;西配房(三元馆)展现“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等场景。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