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保护利用 > 发展与思考

全国文物“大夫”齐聚孔子故里 比拼“神奇”修复工艺
来源:中国山东网 | 2018-10-29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557

1028日,“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在山东曲阜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专业院校的111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齐聚曲阜古建筑保护科研基地,在古建筑流水墙、木窗构件、瓷器、书画无级别文物本体上,进行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中国传统保护修复工艺的理论、实操比赛。

 

 

 

 

“这是一件约民国时期的三抹隔扇,由南方松木制作,其做工精细的风格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传统风格。”比赛中,参赛古建筑木构件修复比赛的选手根据现场材料的破损情况进行分析,来自曲阜市的选手吴朋告诉记者,修复要讲究“归安方正”,依据原材料的样式进行配制,才能更好地恢复现状。

 

 

 

古建筑清水砖墙修复组的评委董师傅对于文物修复行业有着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文物修复人员就好比医生,他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破损病情,每种都应该会治,怎么会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还原,是对他们技能水平的考验。”提起破损砖的修复,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外对于砖墙的修复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评判的最终结果也是其还原程度的高低。

 

文物修复是非常精细的工作,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不仅要求有扎实的技艺,更需要有超强的耐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据此次大赛的裁判长故宫博物院原古建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介绍,竞赛分古建筑清水砖墙修复、古建筑木构件修复、瓷器修复、书画修复4个参赛项目,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20岁,女性20人,将通过为期两天的比赛检验文物行业人才质量,增强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我国历来不缺少能工巧匠,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轮扁斫轮……这些成语记载了我国工匠出神入化的技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正可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此次竞赛以“践行工匠精神 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就是为了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传承文物修复技艺。记者 郝亚松

 

责任编辑:马晓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