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资讯中心 > 最新资讯

“仁”:21世纪的重要价值
来源:深圳新闻网 | 2013-01-25
打印 复制 点击量:3776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仁’所倡导的自我修炼、同情他人、人伦日用的常道、与万物一体,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重要价值。”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出席深圳大学举办的“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做主题演讲。


  儒家基本精神就是学做人


  杜维明说,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出现过109次,是用各种不同方式来回应何为仁的问题。何为“仁”?简单的解释是爱人,深入的解释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认为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在儒家看来,“仁”就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孟子说,“仁者人也”,真正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杜维明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体现“仁”的光辉,也就是同情心的显露,良知的发现。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可以体现,所以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学做人,这是永恒的过程,是和其他的动物最大的不同。


  杜维明认为,为己的“己”在儒家绝对不是孤立绝缘的个体,而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因此他不认同大多学者的儒家只有社会性的观点,他认为儒家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克己复礼”是两面,一是转化或者超越自己,二是回到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这两面合起来是仁。


  杜维明说,越有影响力、掌握社会资源越多的人,越应该对社会负责任。所以,儒家的道德说教都是针对精英的。


    “仁”是所有价值的基础


  杜维明认为,在儒家人文精神的语境中,“仁”的价值应该是所有其他价值的基础,乃至其他价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义”可能变成苛律,无人情可言;没有“仁”,“礼”是形式主义;没有“仁”,“勇”是匹夫之勇;没有“仁”,“智”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没有“仁”,“信”是虚伪的。忠孝悌温良恭俭让,也都是以“仁”为基础。每个人在不同环境中,都要尽量遵守角色的要求。所谓君君臣臣,前面是现实的君,后面是理想的君,或说君的规范,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人人各得其所。


  杜维明曾严厉批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但后来读汉代的《白虎通义》,了解到这是法家的韩非子最先提出,儒家后来修改,到了董仲舒取阴阳之道,得出“三纲”。所谓“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强调君要真正像君。1993年郭店出土的文物中鲁穆公问子思“何为忠臣”,他说“恒称其君之恶者为忠臣”,每天批评你的才是忠臣。这种双轨的关系,与一般理解的权威控制大不相同。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杜维明认为,阴阳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对应关系,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阴阳互动,阴中必有阳,阳中必有阴,他不是曲解了儒家,而是丰富了儒家的形上哲学,在任何社会、任何情况这两种力量都可以互补并互相转化。


  杜维明说,“仁”这个观念,到了宋明儒学有了飞跃——从心理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学范畴,并扩展到宇宙的仁德,充满了生态环保意识。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中庸》讲“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你如果能体现人性,就是体现了物性,就真正参加了宇宙大化的创造,是共同创造者;因为我是创造者,所以在宇宙大化中间不只是一个观察者、欣赏者。不过,他也认为这同时意味着人可能成为最可怕的破坏者,“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人要发展责任感,不仅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还要对天地万物。


  杜维明为我们梳理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程颢进一步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伴侣,不应随意摧残,随便利用。


  杜维明说,面对21世纪被严重破坏的地球环境,作为一个有儒家思想的人,不应该像佛教徒那样等待彼岸,也不应该像基督徒那样等待天国,而是必须选择对自己、社会、环境理解并负责。

 

 

 


  

 

责任编辑:刘永锋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