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孔庙大成殿右侧的碑辞
丰城孔庙,始称学宫。据载。唐永徽二年(651年)丰城迁县治于今址时,建于县治东南(遗址不可考)。宋绍兴十三年(1154年)高宗中兴大学、州、县亦相继建学,丰城县令雷继远,乃徙建于治东(即现址)。当时规模“地广五亩、面势惟新、高明宏丽、舍奠及时”。这便是丰城孔庙的原身。嗣后,历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各朝相继增修、扩建、重修、使它规模愈为宏丽,规制更臻完备。
据《县志》材料载,自宋至清前后大小修茸、修建近30余次,大约每隔3—10年便有一次较大规模的兴修。其中,以乾隆四年的兴修规模最大、乾隆三年春开始筹划,四年六月兴工、五年秋竣工、前后费时3年,费银6千两,规模也最完备。
对于孔庙的规划和修建,历朝都十分重视,由州、县尹亲率官员邑绅、名宦名儒,博士弟子,相为考稽制度,审理阴阳,精意裁度,择材鸠工,或建、或迁、或增、或饰,力求缔构完美,仰合规制。
责任编辑: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