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历史课堂

孟子“情”善思想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 2012-05-17
打印 复制 点击量:4612

    《孟子》一书中,几现“情”字,不可否认多为“情实”、“朴质”之意,如《孟子·告子上》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这并不能体现孟子“情”之思想本真涵义,能够体现《孟子》“情”的本真涵义当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孟子·告子上》)前人或囿于文字训诂,将此句之“情”释为“情实”,如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云:“情犹素也,实也。”或从自己的义理出发,认为“性”内“情”外,相应地“性”善“情”恶,如朱熹曰:“情者,性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性之本善,可知矣。”(《孟子集注·告子上》)但随着出土文献的发掘,证明前人的理解不无偏颇、舛误之处。出土文献揭示了孔孟之间“情”的脉络。

 

    在《论语》中两见“情”字。一为:“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无疑此处“情”为“情实”之意。但就整个语境而言,《论语》无不洋溢着“情”的温馨。因此,从《论语》“情”的语境来看,两处“情”在“情实”中已蕴涵着“情感”之意。在《论语》中,“情”字若隐若现,而本世纪初上海博物馆整理发表了《孔子诗论》,在该篇中却凸显、彰示“情”。孔子称述 “诗亡离志,乐亡离情”,从情的维度来评点《诗经》,如十六简如是评点《诗经·邺风·燕燕》:“《燕燕》之情,以其笃也。”此处之“情”的内涵明显是“情感” 之情。这说明孔子的视域之“情”,不像前贤所设想得那样,完全是“情实” 之意,“情感”之“情”已是“情”的一个重要意象。

 

    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则进一步凸现了“情”的地位,尽管陈鼓应先生对儒家颇有微辞,但于该篇儒家经典还是如是评点:“可以说是仅见的一篇古代尚情之作。”。《性自命出》如是表达其“情”观:“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凡人情为可悦也”表明《性自命出》对“情”作了正面了阐述,肯定了“情”的价值,提倡了一种“情”的哲学。而人的行为举止则以“情”为评判标准,从“情”而为,“虽过不恶”;不从“情”而为,“虽难不贵”。故此句的涵义是:只要直情而发,从情而为,无有不善。要之,《性自命出》认为人之“情”皆为“可悦”,故《性自命出》更多是从“情”的维度来理解人,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是一种情感充沛的灵性之物,摒弃了情感,人何以为人?截断了情感的洋溢,人何以自存?《性自命出》对“性”、“情”的关系如是表达:“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作为最高范畴的“道”由“情”而始;“情”生于“性”,“性”发而为“情”。而作为“道”的始基的“情”最终归于道德的“义”。

 

    《孟子·告子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此句与《性自命出》中的“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句法相似、逻辑相同,故就“情”的涵义而言,两者有着明显前后承接,脉络延续的关系。“乃若其情”之“情”明显为“情感”之意。其实,“情实”之“情”与“情感”之“情”并不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扞格难通。的确,此处之“情”含有“情实”之意,故下文接着云:“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上文之“情”与下文之“才”应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意指为一,因而“情感”之“情”与“情实”之“情”有着内在的勾连,但其勾连并不一定如蒙培元先生设想的那样曲折,蒙培元先生认为此处之“才”的涵义非“才料”之才,而是“才能”之才,即是“为善之能力”。其实,“材料”之才即是“才能”之才,两者是合而为一的,“材料”之才就蕴涵着着“才能”之才,即在孟子的视域中,作为人之本然的“才”就是人之“情感”,孟子是从情感的维度来看待人之本然,人之本然也体现为情感,换言之,孟子是从情感的维度来看待人的,人在情感的维度中才能展现自我,突显自我。故孟子假设性地判断:只要由人之本然之情率然而发,则自能趋于人之所欲之目标—善,并且此“善”才为真正的善。

 

    “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是孟子研究的聚讼之一,其因在于对“欲”的不同理解。“欲”,前贤以“忠恕之道”释之。李景林先生勾稽沉隐,抉发宋儒张栻《癸巳孟子说》,认为“可欲之谓善”之“欲”,非“忠恕之道”,而是“动之端”,即 “恻隐、羞恶、辞逊、是非”等“四端”。[4]此诚为真知灼见,消除了千年之误解。此“欲”,张栻以“动之端”表达,这表明此“欲”为人性之初发,而人性之初发的内容并非如后哲所设想的是“欲望”,而是“恻隐、羞恶、辞逊、是非”等“善端”。对于此“欲”,蒙培元先生的阐释也许最恰当不过,蒙培元先生在将“欲”分为“目的性意义”、“生理层面”两个层面的“欲”之后,将此处的“欲”界定为“目的性意义”,即“人的道德目的的具体体现”。这就是说人性之初发不是“欲望”,而是“四端”之情,这也说明人之最初意向就是此道德性的情感。正是此道德性的情感率性而发、扩而充之,才形成性之善。

     

 

责任编辑:路宁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