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孔庙管理

璧山文庙
来源: | 2011-05-3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23233

 

 

    重庆璧山文庙具体始建年代不可考,仅根据乾隆《璧山县志》上说“逮元之丙申,县治既革,庙学亦废。”可知,至迟在元成宗(铁穆耳)二年丙申(1296),璧山被并入巴县以前,已建有文庙。


    有研究者认为璧山文庙始建于汉代,其理由是“璧山学校创汉代”的文字记载。其实,这一记载的原文是“璧山学校创汉代,历唐宋,逮元之丙申,县治既革,庙学亦废”。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和“庙学”,是否就一定是一回事?虽然,历史上文庙和教育紧密相连,往往是“因庙设学”、“庙学合一”;但就璧山而言,直指汉代的“学校”就是“庙学”,目前尚无确切的依据。此外,还有的研究者认为璧山文庙始建于
南宋绍熙年间,历时十余年,至嘉泰四年(1204)秋建成。

 

    璧山文庙原建筑有三殿,侧为耳房,山门前建有一座石牌坊,侧有“礼门”、“义路”两坊。现存大成殿、厢房、崇圣祠以及在2001年重新复建的棂星门等,总占地面积(含殿前天井)共1240平方米,位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呈对称格局,体现出我国古代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的传统规划方式。

 

    关于璧山文庙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大多源于乾隆《璧山县志》,其原址在县城南门,明万历年间,县令成宗耀改建在西门内,坐西向东,明末毁;清康熙二十五年奉文修葺,“仍治南旧址上”,雍正七年覆没;雍正十一年知县许绍熙奉文修葺,仍改立西门内。可见,璧山文庙自始建县城南门,经历明嘉靖迁建城西、清康熙城南旧基修葺、及清雍正十一年复改立今址,三次较大变动,最终确立今址:

  

    第一阶段文庙迁建璧山县城西:由县城南门外迁移至县城西门内,时间是明嘉靖年间到明万历四年(1576)。先是明嘉靖年间迁建“启圣祠”——“至嘉靖间,始移启圣祠于县治后,西座东向,以俟海内”;然后,明万历四年(1576)成宗耀任璧山知县,“巨目公奉命来令兹邑,甫下车首以兴学校为念……甫半载而成,曰启圣祠,曰大成殿,曰东庑、西庑,曰戟门、棂星、泮池、石房,乃厨乃庠,糜不焕然一新。庙之右则明伦堂,堂之右则教谕、训导两衙附之,规模制定,与旧迥异”,这便是县志所谓将文庙“改建西门内,坐西向东”。“西门”,紧靠凤凰山北侧,考以地理环境,建文庙只能选择凤凰山东侧,也就是今天文庙的位置,别无他选。故万历四年应当是将文庙由璧山县城南门外迁移至今天文庙所在的位置。


    第二阶段在县城南门外旧基上修葺璧山文庙大成殿:时间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明代修建的璧山文庙,“明末毁”,到清康熙二十五年时,璧山已归并永川,“永令董粤固奉文修葺,仍治南旧基,止修大成殿,以备祭祀。至启圣祠、东西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名宦乡贤祠、学署、斋舍,俱未修葺”。


    第三阶段璧山文庙改立今址,时间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雍正十年(1732),浙江会稽县人许绍熙由举人任璧山县令,第二年“奉文修建,改立今址,坐西向东”,建有“大成殿三间,两庑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一间,棂星门三间,戟门三间,外立照墙左右二栅门,崇圣祠三间,规模略备”。到清乾隆二年(1737),时任知县黄在中捐立钦颁“万世师表”及“生民未有”、“大成殿”三匾额,又捐立东庑、西庑、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诸匾额,又修造各祠牌位、加筑外围墙、清釐学基”;清乾隆四年(1739),黄在中又“奉文立‘与天地参’扁额”;清乾隆五年(1740),黄在中又“捐建明伦堂三间、二门三间、头门一间,又捐建儒学、衙署六间,石砌殿前丹墀门外甬路,又虔造龙亭”。

 

    时至清代中后期,璧山文庙因殿堂破败,县署遂于咸丰四年(1854)重修此庙,同治三年(1865)又予修补,光绪十二年(1887)加以巩固。历代以来,璧山文庙朝拜者众多,香火繁盛,每届县官上任亦必来文庙朝拜孔子神位。

   

    大成殿是璧山文庙建筑中最重要的主体建筑,自1950年起,文庙作为璧山县公安局的办公场所,所以建筑型制得以较好的保存。璧山文庙于2000年9月7日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