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首页推荐栏目 > 发展思考

美媒:儒家思想助推亚洲崛起
来源:参考消息网 | 2015-02-10
打印 复制 点击量:5387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6日发表题为《亚洲的崛起根植于儒家价值观》的文章,文章作者是罗伯特·卡普兰。现将内容转引如下:

    去年秋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用多种文字(包括英文)出版。习近平用孔子的精彩见解来解释自己的政治和社会哲学是该书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特点。例如,习近平在书中引用了这位古代圣贤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见贤思齐。

    毫无疑问,习近平援引的儒家价值观一直是过去几十年中一个伟大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成功故事的基础。尽管亚洲面临诸多难题,而且存在不少缺点(同时,加拿大、北欧和以色列等迥然不同的地方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从冷战的最后几年起,我们就一直生活在儒家时刻。上世纪70年代,亚洲太平洋“龙”的崛起开始了一个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地理组织原则的进程。从根本上容忍并尊重权威、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如果没有这种容忍和尊重,中国和越南等国就无法一直保持稳定。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它与佛教和道教等亚洲的宗教既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说亚洲笃信儒教过于简单化,但说儒教的合理性帮助定义了东亚则更合情合理。

    亚洲在我们的时代里崛起与儒家思想鼓励的社会稳定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相互作用不无关系。

    其实,在最富有活力的亚洲现代国家中,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当年在努力建设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都曾有意识地坚持儒家思想。至于中国,它要摆脱在过去三分之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中形成的腐败和效率低下的局面需要重振儒家伦常(并采取其他措施)。

    究竟什么是儒家思想呢?孔子是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人物,生活在中国北方的鲁国。孔子在回顾春秋早期的黄金时代时向弟子们对中华文明进行了“具有重大影响的表述”(英国学者兼翻译家雷蒙德·道森语)。

    孔子的许多思想收录在弟子们编写的《论语》中。“仁”和“德”是该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可以共同塑造一个人的心灵,并在所有人际关系中起到指导作用。

    整个世界正经历动荡的转型期,因为传统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在每个大陆都发生剧变。在这个关键时刻,能用经受时间考验的道德基础抵御破坏性变革的文化最容易在社会和政治层面生存下来。东亚引人注目的增长阶段现在似乎已经结束,但近40年来该地区一直是不可否认的成功故事。我相信,儒家时刻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延伸阅读一位外国学者眼中的儒家思想

    新华网济南5月23日电(记者薛艳雯王健刘宝森)一位加拿大籍学者,20年来致力于《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英文译介,推动着古老的东方智慧在太平洋彼岸广受欢迎。

    这位学者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杂志《东西方哲学》和《国际中国书评》主编。他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让中国古代思想结晶逐渐为更多西方人所熟知,也成为国外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家。

    “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日至23日在山东大学举行,作为演讲嘉宾的安乐哲在此间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他眼中的中国文化。

    翻译避免“儒学基督化”

    安乐哲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7岁时,他远赴香港,师从当代华人哲学家劳思光,开始学习中国文化。

    1993年,安乐哲翻译出版了《孙子兵法》,在美国销量达20余万册。这是第一个依据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西汉墓发掘出土的、分上下篇的竹简本底本翻译而成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其后,安乐哲还翻译了《孙膑兵法》《论语》《道德经》《中庸》《孝经》等中国古典著作。

    安乐哲的翻译与以往的译本有很大不同。“以前的翻译容易偏向‘儒学基督化’,这让很多西方人对儒学产生误解,而我的翻译要做到用中国人自己的声音来讲述。”他说。

    比如,“天”通常译成“Heaven”,外国读者容易联想到《圣经》中的“天堂”,而对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天”有所误解。所以,安乐哲选择不硬翻,而是用“Tian”表示,并根据文中意思加以注解。

    欣赏孔子“入世”思想

    在孔子的教诲中,安乐哲最欣赏的,除了关于家庭孝道的论述,还有积极入世的思想。

    “很多宗教要求人相信神明,关注死后来世;而孔子要求人活在当下,关注现在,不做小人,要做君子,由生至死都要恪守仁义。”安乐哲说,“与仰仗神明、以‘神’为中心的宗教不同,儒家入世思想赋予人们以‘人’为中心的宗教感。这种区别于宗教信仰的感觉,让平凡的人也能变得不平凡。”

    去年,安乐哲与来自中国、越南、日本、韩国的儒学研究者,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举行了研讨,计划组建“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目标是推动儒文化走向全世界。

    儒学或将助解全球危机

    在尼山论坛上,“当今全球危机需要不同信仰下的人类构建共同伦理”成为众多与会代表的共识。安乐哲认为,尽管儒家思想不是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的唯一答案,却提供了办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全球气候变化、食品危机、人口膨胀、收入分配不公、能源缺乏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面对。”安乐哲说,“以往的个人主义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就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关系。而孔儒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关系’,探讨个体与社会,哪个更重要。”安乐哲说。

    “在儒家学说中,如果你脱离了社会关系,只有自己一个人,你什么都不是;你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找到自己。孔子的‘恕’,就是‘将心比心’,要听别人的话,最终在友好关系中成就彼此。”他说。

    儒家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不过,安乐哲认为,如果儒家学说想要与21世纪接轨,它必须进行自我进化。但他也指出,儒学并非一成不变,其“道”就是“变通”。

    安乐哲常在中国高校讲学,他留意到中国青年常被指缺少信仰。对此,他说,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年轻人难免感到无所适从;但中国拥有独特的、不想被同化的传统文化根基,这个深厚的根基终将帮助年青一代走出“郁闷”。

    安乐哲表示,近年来,很多外国人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在美国,像我这样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毕业后还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他说。

(2014-05-23 18:42:01)

    延伸阅读儒家思想在世界文明对话中闪光

    新华网希腊罗德岛10月5日电(记者 崔静 刘咏秋)“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第十届年会日前在希腊罗德岛举行。多名中国专家学者在论坛上阐述儒家思想,倡导用“和而不同”的理念解决文明间的冲突,为论坛带来一股清新的“中国风”。

    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在论坛的主旨发言中谈到自己的观点:浸透着东方价值观的“包容”思想,可以为不同文明的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坐下来倾听,在倾听中包容。而这种包容性,正是源于中国文化的重要精髓之一—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在发言中说,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为文明对话提供了一种新范式。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主张让不同文化根据自己的基因与现实结合,以一种平等、和悦、互动的方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不同的思想、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新的内容,为解决世界共同难题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认为,当今人类面临人与自然的冲突、社会冲突、人际冲突、心灵冲突、文明冲突,要化解这些冲突,坚持“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是一剂“良方”,而文明对话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对话发扬人类的智慧,寻找克服危机的解决办法。

    美国格兰德瓦利大学东亚研究部主任倪培民已是第五次来罗德岛参加世界公众论坛。他认为,儒家思想为多元文明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中国应更积极地参加到各种文明对话交流活动中来,让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文明对话中闪光。他认为,相较于西方更多主张用武力、经济制裁等手段解决冲突的模式,中国的儒家思想为解决文明间的冲突提供了“中医疗法”。“武力、经济制裁等手段如同‘西医’,效果立竿见影,但副作用大,‘中医’的治疗过程虽慢,但可治本”。

    中国专家学者阐述的观点让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很受启发,他利用茶歇、进餐等机会与中国专家学者交换意见,表达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儒学是中国软实力的核心,它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世界,”塔夫罗夫斯基说。

 

责任编辑:陈风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