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文化活动 > 传奇 历史

闵子:孔庙从祀的排位
来源:安青网 | 2012-06-18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620

孔门-闵损

 

    入孔庙大成门,从杏坛北望,在双层石栏的台基上一座金黄色的大殿突兀凌空,双重飞檐中海兰色的竖匾上,木刻贴金的群龙紧紧团护着三个金色大字:“大成殿”。字直径一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

 

    “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意思是说,孔子达到了集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大成殿”内,有十七尊塑像,孔子置于正中,左右有“四配”、两侧有“十二哲”,宿州的闵子骞就排在“十二哲”之首。

 

    孔庙主祭孔子,并以“先贤先儒”从祀。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刘庄至曲阜祭祀孔子,并祭孔子七十二弟子,闵子的名字列在其中,也是孔子弟子从祀的开始。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诏告天下,以左丘明、公羊高等二十二人配享,是先儒从祀的开始。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以七十二弟子从祀,闵子排在首位。其后,历代皇帝将“先贤先儒”陆续增添,改换,至民国年间孔庙配享从祀的“贤儒”已达一百七十二人。其名目有:“四配”、“十哲”、“十二哲”、“先贤”、“先儒”。“四配”、“十二哲”在孔庙大成殿(主殿)从祀;“先贤”、“先儒”在两庑(两厢配殿)从祀。

 

    “哲”,始于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以闵子、颜渊、子夏等十人(圣门四科)为“十哲”,经历代改换增添,至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定为“十二哲”。其塑像在大成殿内两山下排位为:

 

    东首第一名为闵子(子骞),后依次排位冉子(冉雍)、端木子(子贡)、仲子(子路)、卜子(子夏)、有子(子若);西为冉子(冉耕)、宰子(子我)、冉子(子有)、言子(言偃)、颛孙子(子张)、(以上十一人均为孔子弟子)朱子(名朱熹)。

 

    “先贤先儒”在大成殿的东西厢房内供奉,并无塑像,只以牌位书写着名子,两厢习称:两庑。供奉先贤先儒共一百五十六人,是由唐代至民国年间陆陆续续增添而成的。

 

    孔庙主祭孔子,再祭祀“四配”、“十二哲”,而后又陆续增添“先贤先儒”祭祀,可以窥见历代封建统治者,对贤儒排位是很讲究的,对贤儒的崇尚也是有所选择的。而历代统治者对闵子的排位是在前位的,可见他们对闵子的贤儒是尊崇。

 

责任编辑:贞元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