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湖南长沙4月12日电,与驰名中外的岳阳楼隔街相望的岳阳文庙修复后迎来第一批客人。
岳阳文庙,又名岳州文庙,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由巴陵郡守滕子京创建,是古代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整个建筑保持了宋代建筑的风貌,是江南至今保存宋式建筑特色较好的古建筑之一。2001年6月,岳阳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文庙与驰名中外的岳阳楼隔街相望。主体建筑大成殿为殿堂式建筑,其主要构件多系宋代遗物。北宋庆历年间,巴陵郡守滕子京为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特兴建了这一建筑,其建筑规模的宏大和祭祀设施的齐全,闻名遐迩。此后到清代同治的800多年间,岳阳文庙先后修葺和扩建了30多次。民国以来,文庙建筑拆毁严重,此次大修前的文庙内只剩下了大成殿、东西庑房、大成门、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等。大成殿因年久失修,殿顶琉璃铜瓦破损较多,造成大面积漏雨,损坏上层木柱、木檩,使之发生糟朽、霉变。
据介绍,这些建筑物的风格为古代建筑中所罕见。2001年,岳阳文庙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前,它曾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但并未彻底解决屋面漏雨等问题。200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岳阳文庙再次落架大修。3年多来,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原则下,对大成殿损坏的构件进行了加固、修复,使屋面漏雨等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对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庑房、名宦祠、乡贤祠进行了复建。整个工程耗资近300万元。
责任编辑: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