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国家祀典序列内外的孔子庙

国立学校文庙
来源: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 | 2011-08-0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775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

 

    国立学校的孔子庙是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它是孔子庙的主体,社会地位高,数量也最多,到清朝末期,全国共有各级国立学校孔子庙1740多所。

    国立学校奉祀孔子庙宇的名称,早期有夫子堂、宣尼庙、孔子庙、孔颜庙等不同,唐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后称文宣王庙,明以前名称与孔子本庙相同,明清时期称作文庙,所以,国立学校孔子庙的正式名称是文庙。

    国立学校孔子庙根据学校的性质可以分为国学孔子庙和地方学校孔子庙,而地方学校孔子庙根据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府学孔子庙、州学孔子庙和县学孔子庙,明代时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也设置学校,增加了军民府学校孔子庙、土州学校孔子庙、土县学校孔子庙、宣慰司学校孔子庙、宣抚司学校孔子庙和长官司学校孔子庙,清代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化又增加了厅学孔子庙和乡学孔子庙。明代时连军队驻地也设置学校,根据军队的级别有指挥使司学校孔子庙、卫学校孔子庙和千户所学校孔子庙。

    记载国家最早祭祀孔子是在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上始率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大礼;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礼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国家开始在国立学校内祭祀孔子,但是以周公为先圣主祀,而孔子只是以先师配享。

    东汉时,学校还没有专门奉祀孔子的庙宇,辟雍的祭祀是在礼殿内进行的,明帝举行养老礼时,“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即使在建成三雍之后,“坐明堂而朝群后”,“袒割辟雍之上”,仍然是在辟雍行养老礼。太学举行祭祀的位置史书无载,但我们可以从晋朝潘尼的《释奠颂》中找到证据。潘尼《释奠颂》记载了晋元康二年(292)皇太子因为讲通《孝经》在太学释奠的盛况,“乃扫坛为殿,悬幕为宫,夫子位于西序,颜回侍以北墉”,由此可见,祭祀是在坛上临时张幕进行的。古代生产力低下,难以建造众多的宫殿以满足祭祀的需要,重大的祭祀都是在坛上进行的,即使到明清时期,国家祭祀天、地、日、月等仍然在坛上进行。所以我认为,在孔子庙出现以前,太学祭祀孔子也是在坛上进行的,因为在礼制方面,历朝都特别注意延续历史传统,西晋在坛上临时张幕为宫祭祀孔子也应该是沿用前朝的制度。
 
    国学孔子庙的创建时间,许多学者将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诏立孔子庙于京师为开始。其实,最初创建京师国学孔子庙是在东晋。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尚书谢石上书建议修建学校,“请兴复国学,以训胄子”,孝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其年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屋一百五十五间” “增造庙屋一百五十五间”,当然包括庙宇和学舍。学校有庙,当然是孔子庙,因为东西晋的太学都是主祀孔子的,所以这是中国第一所建造在国家最高学府的孔子庙。

    东晋以后的宋齐梁陈四朝都以孔子为国立学校的主祀,延续了在国学建造孔子庙的传统。唐武德二年(619年)将周公指定为学校的主祀,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九年后唐太宗又改为以孔子为先圣,停祭周公,唐高宗即位,永徽(650年—655年)中再改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到显庆二年(657年)复改孔子为先圣,此后孔子作为国立学校主祀的地位再也没有变化,而国学建造孔子庙也就作为传统延续了下来。

     地方国立学校建造奉祀孔子的庙宇一般都认为是从唐贞观四年(630年)命州县学校建造孔子庙开始的,其实在唐朝以前,地方学校就已经开始建造奉祀孔子的庙宇。《南齐书·江祀传》记载,江祀(?—499年)为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治下有宣尼庙,久废不修,祀更开扫构立”。宣尼庙即孔子庙,“久废不修”,说明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南齐建国到江祀被杀仅20年,这座宣尼庙应该是前朝的遗存,至少应该是宋朝所建。南东海郡设在现在的江苏镇江附近,是孔子不曾到过的地方,不会是纪念庙宇,应该是一位热心文教的地方官员所建的学校孔子庙。南朝梁出现了毫无疑问的地方学校孔子庙。萧绎(即梁元帝)任荆州刺史(526年—539年)时,“起州学宣尼庙”,“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这是南朝建造的州学孔子庙。

    于此同时,在北朝也出现了地方国立学校奉祀孔子的庙宇。北魏恒农太守刘道斌“修立学馆,建孔子庙堂,图画形象”,开北方地方学校建设孔子庙先河。刘道斌正光四年(523年)卒于岐州刺史任上,此前任恒农太守,北魏地方学校孔子庙的诞生应该在公元520年前后。

    不论是南齐的东海郡宣尼庙、南梁的荆州州学宣尼庙还是北魏的恒农学校孔子庙堂,都是地方官员个人的偶然行为,虽然可以视为地方学校孔子庙的发端,但国家制度规定地方学校建造孔子庙却是从北齐开始的。

    北齐虽然在郡国学校开始建立孔子庙,将孔子庙由京师国学扩大到地方学校,但北齐毕竟是割据政权,仅辖州60多个,辖郡130多个,学校孔子庙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学校孔子庙普及全国还是在唐朝初期,唐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校皆作孔子庙,将学校孔子庙扩大到全国,孔子庙从此遍布全国各地。

 

 

    本文作者:孔祥林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