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国家祀典序列内外的孔子庙

未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纪念孔子庙和孔氏家庙
来源: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 | 2011-08-0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10408

 

 曲阜尼山书院

 

    纪念孔子庙

    纪念孔子庙其实它还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孔子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建造的祭祀庙宇;一类是在孔子并没有活动过的地方建造的纯粹纪念性庙宇。

    纪念孔子庙绝大部分没有列入国家祀典,只有个别的如曲阜尼山书院、洙泗书院和仪封仰圣书院等几座孔子庙列入了国家祀典。虽然各地名称不一,还应该泛称为纪念孔子庙。

    纯粹纪念性的庙宇最早出现在东汉。《水经注·阴沟水》说:“濄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碑北有双石阙,……阙北侧有孔子庙,庙前有一碑,西面,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这座孔子庙位于老子故里(今河南鹿邑)老子庙东侧,东汉建和三年(149年)所建,是目前已知曲阜以外建造最早的孔子庙。孔子曾经拜会过老子,但那是在东周的首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并不是在老子的故里。孔子十七代孙孔畴时任陈国国相,就因这个关系在老子故里的老子庙侧建造了这座纪念孔子的庙宇。这种纯粹纪念性的庙宇非常少。

    在孔子活动地建造的第一所纪念庙宇在怀州,但始建年代不详。北魏延兴四年(474年),太上皇献文帝曾经派人前往祭祀,并将祭文刻于碑上。太和元年(477年),怀州刺史命河内太守维修,并刻碑为记。孔子周游列国时,计划到晋国投奔赵简子,在黄河边上听说赵简子杀死了贤人窦鸣犊和舜华,“临河而叹曰:‘羙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于是折返卫国,后人为纪念孔子临河而返就在黄河边上建造了孔子庙。

    孔子纪念地孔子庙比较多,唐代时在相传孔子周游列国陈蔡绝粮的河南淮阳就有了孔子庙,宋代时河南永城芒砀山为纪念孔子避雨建造了夫子庙,河南夏邑县为纪念孔子回祖居地建造了还乡祠,明代时在泰山顶为纪念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建造了孔子庙,河南长垣县满村乡学堂冈为纪念孔子周游列国时在此讲学建造了圣庙,河南上蔡县华陂乡陈蔡铺村为纪念孔子周游列国时遇雨在土台上晾晒书籍建造了孔子庙,河南上蔡县在相传孔子绝粮的土台上建造了孔厄庙,河南西平县仪封村为纪念孔子周游建造了封人见圣祠,河南襄城县化行村为纪念孔子教化建造了圣人庙。早期建造的纪念孔子庙后来大多改称书院,如临淄改成闻韶书院,西平改称仰圣书院,淮阳改称知德书院、弦歌书院,等等。这类孔子庙虽然改称了书院,但仍然属于纪念性质,仍应称作纪念孔子庙,不应称作书院孔子庙。

 

衢州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有两类:一类是国家为流寓外地的孔子后裔建造的,一类是流寓外地的孔子后裔自己建造的。

    孔氏家庙绝大多数都是族人自建的,自行祭祀,没有列入国家祀典,只有衢州南宗家庙列入了国家祀典,国家专门设立了一员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持祀事。虽然衢州孔氏家庙列入了国家祀典,但它的正式名称仍为孔氏南宗家庙,所以这一类孔子庙还是应该称作孔氏家庙。

    国家为孔子后裔建造家庙始于东晋。太元九年已经在国学建造了国立学校孔子庙,这座建造在建康丹阳的宣尼庙即孔子庙就是孔子嫡孙的家庙。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晋朝王室南迁,孔子的嫡长孙也随之迁居建康。由于南迁的孔子长孙离开了祖居地,在建康没有奉祀孔子的庙宇,国家因此专门为他建造孔子庙。

    丹阳的宣尼庙虽然是孔氏家庙,但它具有官庙的性质,国家拨给祭祀经费,并拨款进行维护。丹阳孔氏家庙在南齐时迁到了秦淮河以北。秦淮河以北的孔氏家庙在陈朝时曾经重修。

    南北朝时,不仅南朝建造了孔氏家庙,北朝后周也曾在京师长安建造了一座孔氏家庙。大象二年(580)三月,周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并立后承袭,别于京师置庙,以时祭享”,以孔子三十一代孙孔长孙袭封。此时北周已经建有太学露门学,大象元年静帝曾“幸露门学,行释奠之礼”,京师已经有了孔子庙,此次又“别于京师置庙”,应该是为孔子嫡孙建立京师家庙。两年后,隋代周,这座孔氏家庙应该能够落成。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王室南迁江南,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也随之南渡,定居浙江衢州。为了使孔子嫡孙能够奉祀孔子,绍兴六年(1136年)朝廷命将衢州州学孔子庙权作孔氏家庙,宝祐元年(1253年)又在衢州东北菱塘新建家庙,这所家庙被后人称作南宗家庙。

    东汉时,有的孔子后裔就因为仕宦等原因迁出曲阜,汉末社会动乱,许多中原人士避乱江南,许多孔子后裔也迁居浙江,唐代时孔氏族人四出,北迁河北,西迁河南,南迁湖南、安徽、浙江、江西,唐末甚至南走岭南,宋以后,孔氏族人越走越远,到清末,族人已经遍及全国各地。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不忘祖功,纷纷自建家庙奉祀。自南宋孔端躬在浙江磐安建造榉溪家庙后,河南杞县孔寨、郑州古荥、陕西商州、浙江温岭、广东潮阳、封开、番禺等地族人都建造了家庙,孔氏家庙遍及全国各地。

 

 

    本文作者:孔祥林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