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焦点专题 > 国家祀典序列内外的孔子庙

孔子庙在儒学中的传播作用
来源: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 | 2011-08-03
打印 复制 点击量:7307

 

    孔庙是儒学的祭祀场所

    西方人对他们的教堂是非常爱护的,特别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教堂。他们把教堂不仅看作为珍贵的文物,而且认为是他们传统文化的象征,民族文化的骄傲,是他们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物质体现。譬如,梵蒂冈、巴黎圣母院、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均属此类。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也有自己的教堂,儒教有孔庙,佛教有寺庙,道教有道观。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遍布各地的孔庙就和西方的教堂一样,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孔庙应成为孔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以在此举行孔教的各种宗教活动,举办祭天、祭孔、祭祖先、祭英烈之祭祀活动。历史上孔庙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清代以来,每年在北京孔庙都有两次大型的祭祀活动。时间为仲春上旬丁日,即“上丁祭孔”。每到祭日,午夜过后参祭人员便汇集到门前,清晨三时左右,祭孔仪式正式开始。祭祀用的猪、牛、羊,祭后割成若干块,分别送与主祭和陪祭。按照规制,如皇帝亲临则在殿中跪拜,并以制三跪九叩;若为亲王恭代,则跪拜于屋檐下;若派大臣则只能跪拜于阶下。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祭孔礼仪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进香、献爵、读注等行礼过程与乐舞相结合,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宗教艺术。曲阜孔庙每年也进行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近年来,随着儒教的逐步复兴,曲阜祭孔档次越来越高,政府公祭的形式也得以恢复,参加祭祀的不仅包括了大陆上的,同时也包括了港、澳、台以及海外的信众。以2006年纪念孔子诞辰2557年祭祀为例,共有2557名各界代表参加祭孔大典,参与朝圣的更是多达数十万人次。在这一点上,东方圣城曲阜的孔庙确与伊斯兰教精神中心圣城麦加的天房有相似之处。

    孔庙是儒学文化集中展现的阵地

    儒学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庙可以将儒教文化集中展现出来。虽然散布在各地的孔庙在形制、大小、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都以大成殿为核心,对称分布反映孔子思想。以曲阜孔庙为例,孔庙内有金声玉振牌坊、弘道门、奎文阁、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诗礼堂、金丝堂、崇圣祠、启圣殿、圣迹殿、家庙等多处文化建筑。金声玉振牌坊宣示了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奎文阁汇集了卷次浩繁的儒教典籍,是儒教的精神宝藏;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所,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圣迹殿内保存着从颜母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的完整圣迹图,集中翔实的展现了孔子伟大的一生;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四配十二哲塑像分侍左右,另有东西两庑神龛内供奉着历代先贤先儒的木主牌位,在这里完整的展现了儒教发展的正统谱系。另外,孔庙中的建筑形制、壁画雕刻内容、整体布局思想都无不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儒学要义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是传播孔子文化的重要堡垒。

    孔庙是儒学信徒汇聚、教育之地

    由于传统宗族社会的瓦解及家庭功能的减弱,现行的各种社会关系主要是工作关系,而学校通常又是知识教育的场所,因此,培养人格和道德素质的阵地丧失了,人的行为日趋混乱、无序,越来越多的人精神上处于无归属、不稳定状态。孔庙乃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场所,是儒家历代先贤先儒安身之地与安心之处,是儒教人才汇聚之地,是儒家学者相互交流切磋之所。孔庙汇聚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人才与教学人才,为社会各界培养弘扬孔子儒家思想的人才,培养崇信孔子儒家思想的公民。孔庙应该也完全可以承担起类似神学院在基督教宗教体系以及大学在现大文化教育的所起到的作用,为儒学的复兴与发展造就更多的杰出人才,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儒家学派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崇高理想,孔庙作为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在儒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儒学在全球范围的逐步复兴,孔庙在孔子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也必将日益凸现,必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988年1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有一结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悠久丰富的儒家文化遗产定能给世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以有益的启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继承传统文化,对儒学思想价值的再研究、再发展,又赋于其新的生命力。

 

   

     本文作者:齐金江 张震

 

责任编辑:ZK

相册排行

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0)
发表评论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 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承办:中国孔庙信息化平台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街15号   邮编:100120   电话:010-82088883

   copyright© 2010-2020 孔子文化传播中心版权所有 网站编号1072813

       京ICP备1021881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64